ETtoday獲卓越新聞獎肯定 「家暴」、「放貸」2專題入圍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5年第24屆卓越新聞獎今(14)日公佈17個獎項入選名單,《東森新媒體ETtoday》共入選2個獎項,分別爲「家暴『保護令」』爲何變成『催命符』? 」入圍平面及網路(文字)類-突發新聞獎,以及「掠奪性放貸成災:新型態債務瘟疫下 被困住的人生」入圍平面及網路(文字)類-解釋報導獎。除社會公器獎事先公佈外,各獎項得獎名單將於11月18日頒獎典禮上揭曉。
今年卓新獎參賽總件數爲771件,經過評審團37位委員一個多月的審閱討論後,共選出98件入選作品。「公共電視新聞部東南亞語新聞」長期服務在臺越南、印尼與泰國籍移工、新住民及外籍生等非華語族羣,獲得本屆社會公器獎殊榮。
▲土城家暴男子(中)在保護令期間,殺死妻、小姨子,遭押上車帶回土城分局。(圖/資料照片,記者陳以升翻攝)
由《東森新媒體ETtoday》製作的「家暴『保護令』爲何變成『催命符』? 」,報導起因是新北市土城區日前發生家暴男當街砍殺妻子及妻妹的人倫悲劇,引發社會關注保護令是否足以保護受害者。《ETtoday新聞雲》調閱司法院資料發現,今年1到5月就有將近千人違反保護令被判刑,相當於全臺每天有超過6件家暴加害人違反規定。因此期待透過報導,呼籲除應加強司法、社工體系橫向聯繫外,更應關注加害人的輔導,降低殺機。
▲融資公司主打快速撥款、免看信用評分,常使得很多債務人越借越多。(示意圖;與本新聞無關/資料照)
另外,《東森新媒體ETtoday》製作的「掠奪性放貸成災:新型態債務瘟疫下 被困住的人生」,報導起因則是自疫情解封之後,各地出現大大小小的因債務走上絕路的新聞,近一步調查發現,當大家以爲最壞的日子已經過去,另一場無聲蔓延的災難卻悄悄上場,臺灣將迎來另一場隱形危機「後疫情自殺潮」。
《東森新媒體 ETtoday》深入追蹤融資市場亂象,接觸多位債務受害者後發現,那些看似彼此獨立的悲劇,多半繫於同一個轉折點:疫情。這場以「掠奪性融資」引爆的新型債務風暴,雖不如病毒直接奪命,卻在帳單、契約與壓力中,一步步將曾努力撐起家庭與生活的人逼入絕境。它不只是經濟問題,更是這場公衛災難真正的延長賽。
平面及網路(文字)類-突發新聞獎2024南韓總統尹錫悅戒嚴風暴 / 聯合報轉角國際楊虔豪、林齊晧、賴昀、王穎芝
家暴「保護令」爲何變成「催命符」? / 東森新媒體ETtoday唐鎮宇、陳嘉恩
《她們被迫集體抽血──撕開師大女足隊人權缺口》 / 知新聞知新聞編輯部
【獨家取得臺師大研究案報告】國科會精準運科計劃僅冰山一角,女足選手恐「同時供血」多項研究案 / 報導者嚴文廷、楊惠君、黃世澤、黃禹禛、張詩芸
丹娜絲來襲:農業重災 72 小時 / 上下游新聞市集楊語芸、林怡均、林吉洋、孫維揚
平面及網路(文字)類-解釋報導獎
政策變動下的再生能源系列報導——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風暴與屋頂光電新突圍 / 報導者黃浩珉、方德琳、黃鈺婷
國土計劃法淪俄羅斯輪盤,土地正義如何補破網? / 聯合報侯俐安、黃婉婷、遊昌樺、鄭朝陽、洪敬浤
消失的中線 怎麼守? / 天下雜誌史書華、沈朋達、楊時鈞、陳盈諭、李鬱欣
掠奪性放貸成災:新型態債務瘟疫下 被困住的人生 / 東森新媒體ETtoday潘姿吟、林緯平、林挺弘
【廢墟少年二部曲】凝視深淵──被排除的少年與救贖的協力者們 / 報導者李雪莉、曹馥年、陳曉威、陳德倫、張詩芸
綠鬣蜥入侵20年 / 窩窩劉亭妤、陳信安、顏吟竹
AI心靈樹洞:人類心事的機器傾聽系列 / 端傳媒雷雅淇、呂苡榕
【孩能去哪裡】剴剴案後獨家追蹤 / Right Plus多多益善葉靜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