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甄選 | 三大指數漲跌不一,電池、稀有金屬、新能源車等ETF表現亮眼
2025年3月3日,市場全天震盪走勢,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截至收盤,滬指跌0.12%,深成指漲0.36%,創業板指漲1.20%。
板塊方面,電池、能源金屬、小金屬等板塊漲幅居前,石油行業、鐵路公路、保險等板塊跌幅居前。
ETF方面,或受相關消息刺激,電池、稀有金屬、新能源車等ETF表現亮眼!
【比亞迪傳60Ah全固態電池成功完成生產下線,機構:半固態電池成熟產品推出並逐步放量】
消息面上,在全固態電池論壇會上,比亞迪傳宣佈60Ah全固態電池已經成功完成生產下線。而廣汽集團之前也宣佈,已經初步掌握了全固態電池的全流程製造工藝,並計劃在2026年將其應用於昊鉑車型上。
中信證券表示,2025年是半固態電池成熟產品推出並逐步放量,全固態技術路線逐步明晰並收斂的重要年份,建議把握相關產業鏈的投資機會,包括電池、材料、設備、資源。
信達證券指出,預計2024—2026年鋰電需求分別爲1521GWh、1934GWh、2332GWh,同比分別增長36%、27%、21%。投資方面,信達證券表示,鋰電板塊觸底,核心新技術2025年開啓規模化。市場對於需求預期需要疊加庫存週期,存在超預期可能。
相關ETF:電池30ETF(159757)、鋰電池ETF(561160)、電池50ETF(159796)、新能源車電池ETF(159775)、電池ETF(159755)
【固態電池商業化邁出關鍵一步,機構:碳酸鋰全年過剩幅度有望收窄】
消息面上,固態電池的事件催化不斷,梅賽德斯-奔馳與FactorialEnergy合作研發的鋰金屬陽極固態電池首次應用於量產車平臺,標誌着固態電池向商業化邁出關鍵一步。
華源證券表示,展望全年看,供給端,伴隨鋰價下行,高成本鋰供給持續出清,供應增速邊際走弱;需求端,以舊換新政策下,電車需求或超預期,碳酸鋰全年過剩幅度有望收窄,預計鋰價維持7-8萬元/噸震盪爲主
相關ETF:稀有金屬ETF基金(561800)、稀有金屬ETF基金(159671)、稀有金屬ETF(562800)、稀有金屬ETF(159608)
【比亞迪發佈智能車載無人機系統,多家車企發佈2月“成績單”】
消息面上,3月2日晚,在比亞迪智能車載無人機系統發佈會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宣佈,比亞迪和大疆共同研發的智能車載無人機系統正式命名爲“靈鳶”。王傳福表示,經過比亞迪和大疆雙重的技術測試和一系列的安全認證後,“靈鳶”實現了量產,讓比亞迪成爲全球首家量產車載無人機的車企。
此外,比亞迪、長城汽車等多家車企披露2月汽車銷售“成績單”,整體均呈現同比增長態勢。其中比亞迪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32.28萬輛,同比增長164%。1—2月累計銷量62.34萬輛,同比增長92.52%。比亞迪2月海外銷售新能源乘用車67025輛。
東方證券表示,新能源車1月銷量受補貼調整、銷量前置、春節假期等綜合影響,總體會處於偏低狀態;2月初同樣受到春節假期影響,節後車市自然回暖,新能源汽車繼續成爲主要驅動力。另外,今年政策發佈和實施較往年更早,也對後續車市產生積極推動作用。
相關ETF:新能源車電池ETF(159775)、新能源車ETF基金(516660)、新能源車龍頭ETF(159637)、新能源車ETF(15030)、新能源車ETF(15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