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新選擇-平衡型ETF:長期穩健投資ETF新選擇
股債平衡型ETF中,股票提供資本增值潛力,債券則貢獻穩定收益來源。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際上平衡型ETF,又稱爲多資產ETF,係指多種資產類別(如股票、債券、貨幣、商品或不動產等)整合於單一產品中指數化的工具。其核心投資邏輯在於藉由多資產類別作資產配置的結合,有效分散市場風險,同時提升整體組合的穩定性與韌性,最常見的便是「股債平衡型ETF」,臺灣目前開放的也就是股債平衡型ETF。
股債平衡型ETF中,股票提供資本增值潛力,債券則貢獻穩定收益來源。國際市場上常見股債配置有固定比例,如60/40、50/50、以及40/60;亦具備自動再平衡機制之動態資產配置ETF,可於市場波動時調整投資組合權重,進一步降低極端風險。根據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股票爲長期報酬之主要來源,債券則爲風險緩衝機制,因此平衡型ETF不僅有助於降低波動度,亦可提高夏普比率(Sharpe Ratio)等風險調整後績效指標,對於穩健型之長期投資人具高度吸引力。
截至2025年7月29爲止,美國SPDR S&P500股票ETF近五年報酬率爲16.33%,波動度爲17.51%,夏普比率爲0.79;iShares-10到20年期債券ETF,近五年期間報酬率爲-7.30%,波動度爲12.91%,夏普比率爲-0.70;iShares-股債平衡型60/40ETF,近五年期間報酬率爲7.81%,波動度爲10.68%,夏普比率爲0.52。即使近年債市受升息循環影響報酬爲負,不過平衡型ETF透過股票貢獻增長動能,在控制波動之下,展現出優於純債ETF之夏普比率,亦較純股票型ETF具有較佳的控制風險效果。
隨着指數投資理念逐漸普及以及透明度優勢,臺灣ETF市場不僅產品數目倍增,整體規模亦出現指數型擴張。截至2025年7月底,ETF檔數來到298檔,即將突破300檔,總規模超過6.5兆元,其中股票型ETF檔數爲179檔,規模也超過3.8兆元,債券型ETF檔數爲103檔,規模已超過2.8兆元。當中,櫃買中心發行ETF檔數與規模也呈現成長的趨勢,其ETF發行檔數已經來到103檔,其規模爲2.7兆。截至2025年6月底櫃買中心債券ETF規模已是亞洲第一大,且世界排名第七。
近期,臺灣主管機關持續積極完善制度環境,推動跨資產配置產品,金管會對《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管理辦法》、《證券投資信託事業募集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公開說明書應行記載事項準則》以及《有價證券得爲融資融券標準》部分條文進行修正,已於2024年底正式上路。凱基投信於2025年申報的股債平衡型ETF正式於8月15日在櫃買中心掛牌上櫃,即爲主管機關開放被動式ETF以來臺灣首檔平衡型ETF產品。
平衡型ETF作爲策略性新型資產配置工具,隨着全球資本市場結構持續朝向指數化、資產配置導向與長期穩健投資取向發展。在此趨勢驅動下,期待國內投信業者積極參與平衡型ETF之設計與發行。隨着第一檔平衡型ETF於櫃買中心掛牌,逐漸強化上櫃ETF市場架構之完整性,可望進一步提升市場深度與流動性,亦有助於吸引壽險、退休基金與長期資本等機構進行長期穩健投資。展望未來,期盼有更多投信業者投入平衡型ETF之開發,並推動其於市場掛牌,藉由持續擴大平衡型ETF資產規模,強化商品創新與機制完善,奠定臺灣朝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發展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