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一週丨中央發文加強全國碳市場建設;可再生能源投資已成我國電源投資絕對主力

ESG政策

中央發文加強全國碳市場建設

8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對外公佈,旨在推動建設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國際影響力的全國碳市場。《意見》提出,到2027年,實現全國碳市場基本覆蓋工業領域主要排放行業,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實現重點領域全覆蓋兩項主要目標。

點評:《意見》的出臺標誌着中國碳市場建設進入系統性深化階段,凸顯國家以市場化機制推動工業減排的堅定決心。擴大行業覆蓋與自願減排交易範圍,有助於提升碳定價效率與國際話語權。

ESG投資

5億元規模的ESG綠色獨角獸產業基金簽約

8月27日,由新建元集團與毅峰資本(Innoven Capital)共同發起的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綠色獨角獸產業基金簽約儀式在新建元零碳館順利舉行。該基金規模達5億元人民幣,將以ESG爲導向,聚焦智能製造、工業母機、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領域,圍繞高成長企業及產業上下游優質投資標的,以可轉債、股權、認股權等多樣化投資方式,爲企業全球化發展之路提供有力支撐。

點評:通過靈活投資方式支持產業鏈創新企業,不僅助力低碳技術產業化,也爲綠色獨角獸培育提供了金融新範式,有望形成產融協同示範效應。

融通中證誠通央企ESG ETF聯接基金首發規模創歷史新高

根據融通基金公告,融通中證誠通央企ESG ETF(ETF指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聯接基金已於8月26日成立,發行規模爲9.6億元,這也是國內公募行業歷史上首發規模最大的場外ESG主題指數產品。除該產品外,全市場還有17只ESG主題ETF及聯接基金,規模合計12.08億元。

點評:該基金創下ESG主題指數產品首發規模紀錄,反映國內投資者對可持續投資認可度顯著提升。ESG產品整體收益表現亮眼,兼具財務回報與社會價值,有望推動公募行業加速佈局“責任投資”產品線。

ESG發佈

國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投資已成爲電源投資的絕對主力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萬勁鬆8月2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現在可再生能源投資已經成爲電源投資的絕對主力。2024年可再生能源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額佔電源投資比重超過80%,源源不斷的綠色電力助力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

點評:上述數據凸顯我國能源結構綠色轉型加速。這不僅夯實了清潔電力供應基礎,更以市場化力量驅動低碳技術迭代,爲“雙碳”目標實現提供核心動能,彰顯能源戰略的前瞻性佈局。

畢馬威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將ESG作爲業務增長新引擎

8月23日,畢馬威中國舉行《我們的影響力計劃》報告發佈會。畢馬威中國“我們的影響力計劃”主管合夥人彭富強表示,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不再把ESG視作純理論化的概念或滿足監管合規的任務,而是將其作爲企業可持續發展和業務增長的新引擎。

點評:企業ESG實踐正從合規導向轉向價值創造,成爲驅動可持續增長的新引擎。這表明ESG不再僅是外部要求,而是融入核心戰略的關鍵競爭力,折射出中國企業治理理念的深刻演進。

ESG行動

中石油董事長要求:全力推進新能源大基地建設

2025年,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戴厚良多次主持召開“碳達峰碳中和、新興產業領導小組會議”。2月,戴厚良要求,抓好新能源指標獲取和轉化,重點聚焦“沙戈荒”(沙漠、戈壁和荒漠)大基地,積極發展地熱、風光發電、氫能等新能源業務。8月,戴厚良指出,要全力推進新能源大基地建設,加大重點指標獲取和轉化力度。

點評:中石油高層年內兩次專題部署“雙碳”工作,凸顯傳統能源央企綠色轉型決心。聚焦沙戈荒基地與風光氫地熱等多元技術,體現其以資源獲取和項目轉化爲抓手,正加速從油氣主力向綜合能源供應商戰略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