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是全民語言 教育爲發動引擎
全球永續專家齊聚升捷晚宴,探討ESG+AI建築創新,打造智慧零碳城市。
在智慧與永續交匯的時代轉折點上,教育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未來變革的催化者。作爲元智大學的領航者,廖慶榮校長不僅以深厚的工程與管理背景領導學術機構,更以實踐者的姿態推動永續發展、淨零轉型與國際合作。他是2025年「SmartZero City智慧零碳城市論壇」的重要推手之一,致力於將元智大學打造爲亞洲智慧與永續教育的典範。
廖慶榮強調:「未來的永續發展,不只是科技的突破,更關鍵的是人才的到位。」元智大學在他的領導下,啓動全臺首創的「淨零碳排學士後專班」,開創臺灣高教的新模式。該專班針對已有學士學位、尤其非理工背景的社會人士,提供一條通往STEM與ESG跨域專業的進修道路。
他認爲這不僅是迴應政策與市場趨勢,更是迴應社會對「永續素養」的迫切需求。「ESG不只是企業的語言,更應成爲全民的語言,而教育正是這個語言的發動引擎。」
在永續校園建設上,廖慶榮推動一系列智慧能源、碳盤查與校園綠化工程,結合ISO國際標準,讓元智從建築到生活、從教學到行政全面導入「低碳」與「智慧」元素。他也強調:「教育現場本身就是一種示範,學生在校園中實際生活的每一刻,都應該是學習永續的時刻。」
同時,元智也推動AI、IoT等智慧科技應用在校園管理上,朝向更高效率、更低能耗的智慧校園邁進。從校園照明、空調管理,到學生行爲數據分析,全面導入系統化的永續治理。
近年臺灣企業要揭露永續報告書。廖慶榮洞察趨勢,領導元智整合管理、工程、設計、資訊等系所資源,打造ESG跨領域的培育平臺。他也特別強調與企業界的產學合作,以真實場域、真實問題作爲學生學習的基礎。
「不只是會寫報告書,更要能看懂碳足跡、理解供應鏈、設計低碳流程,這纔是企業需要的人才。」這種務實導向的教育模式,也讓元智在各大企業與國際機構中獲得高度肯定。
推動學校國際化,廖慶榮也積極參與歐盟、東南亞及日本等地的教育合作計劃。他支持元智成爲「SmartZero City 2025智慧零碳城市論壇」主辦學校,認爲這不僅是一次高層次的國際對話,更是一場教育實驗。
「這是讓學生看到世界的機會,也是讓世界看到臺灣的起點。」論壇期間,元智大學不僅提供場域與學生志工,更有多項研究成果發表、學者擔任與談人與主持人。
身爲教育者,廖慶榮也致力於推動大學社會責任(USR),讓高等教育迴應在地需求。元智在他領導下推動多項USR計劃,如透過外籍生與在地中小學合作英語課程、偏鄉能源教育推廣、社區碳足跡盤查等,實踐「學用合一」的理念。
他強調:「大學不是象牙塔,而是社會創新的發電站。我們要讓學生理解,知識不是用來考試,而是用來解決問題的。」
在全球面臨氣候危機、科技轉型與人口結構變動的關鍵時代,廖慶榮堅信:「教育要爲未來培養不只是技術人才,而是具備永續視野與行動力的改變者。」
他期許未來的元智,能在「永續、智慧、國際化」三大軸線上持續深化,成爲亞洲創新教育的關鍵力量。他也希望透過更多國際論壇、跨校聯盟與政策倡議,讓臺灣的教育經驗與永續創新走進全球。
從學者到校長,從工程專業到教育領航者,廖慶榮以穩健踏實、前瞻創新的風格,引領元智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走進國際。他所描繪的不是一所學校的藍圖,而是一個教育如何迴應時代、形塑未來的實踐藍圖。(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