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乘車死傷逐年升 靖娟、立委籲安全座椅標準快接軌國際
安全座椅標準制度差異。圖/靖娟文教基金會提供
爲提升我國兒童乘車安全,靖娟文教基金會、立委林月琴、蘇巧慧等,共同呼籲經濟部加速修訂安全座椅檢測標準,全面導入國際最新ECE R129規範,建立包括前向、後向與側向碰撞測試在內的本地檢驗機制。所有市售安全座椅產品也應通過臺灣環境與車型條件的模擬測試,才能上市販售,保障孩童乘車安全。
根據交通部道安資訊平臺統計,自民國109年至113年間,臺灣兒童小客車乘車事故死傷人數年年上升,去年共造成1395人死傷,較5年前增加達34%,當中也顯示出正確使用安全座椅對保護嬰幼兒、兒童乘車安全的重要性。
靖娟文教基金會說,目前臺灣仍沿用歐盟已淘汰的ECE R44安全座椅標準,該標準僅依據體重與年齡分類,缺乏側撞測試,且使用的測試假人無法全面反應實際碰撞風險。這樣的規範已無法因應現代交通事故的多樣型態與強度。
與此同時,歐洲與日本等國早已全面採用更新的ECE R129標準,不僅納入側向碰撞測試,也改以兒童身高分類,更能精準對應各階段兒童的乘坐需求。R129也提升測試能力,能更完整評估頭部、頸部、胸腔與腹部的受傷風險,提供更全面的保護。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說,近來發現國際座椅標準已經有所改革,且已全面停止販售及生產舊版ECE R44規範的安全座椅,若臺灣遲遲不修標準、不建置對應的實地檢測,未來這些新版座椅將無法順利進口,臺灣的新生兒恐將面臨「無椅可用」的困境,加上臺灣的兒童汽車乘車事故高居不下,這無非是增加新生兒家庭的風險。
林月琴呼籲經濟部應儘速導入R129標準,彌補現行規範在側向碰撞測試與兒童適用性判斷上的不足,並明定所有進口與本地販售的安全座椅須通過國內測試,符合臺灣環境與車型條件後才能上市販售,保障實際使用情境下的安全性。
蘇巧慧也說,以身高分類安全座椅不僅提升保護力,也能保障臺灣本地產業技術,避免劣質產品流入市場,跟上國際趨勢。
臺灣玩具暨孕嬰童用品工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郭時傑進一步表示,歐盟2023年起全面停發R44認證。若臺灣持續落後,不僅無法進口新型安全座椅,也將影響兒童實質安全與我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他呼籲政府儘速制定與R129一致的新CNS標準,並升級安全檢測設備,讓兒童乘車安全擁有國際級的保護標準,以展現對交通安全與未來世代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