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商業銀行資本工具發行批文顯著提速,7家銀行累計已獲准6820億元額度
財聯社5月14日訊(記者 彭科峰)在銀行二永債發行一季度罕見“遇冷”之後,二季度這一現象有望得到明顯改變。
5月13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官網披露,同意成都銀行發行不超過110億元人民幣的資本工具。值得注意的是,這也都是成都銀行成立以來第三次獲批,累計額度達310億元。
一般而言,商業銀行獲批發行的資本工具以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爲主,兩者合稱爲“二永債”。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依據監管部門網站信息,二季度以來各大商業銀行獲批發行資本工具的額度已達6820億元。這一體量,較今年首季1738.6億元的“二永債”發行規模,已顯著放量。
不到一年再度獲批發債 成都銀行成立以來累計額度達310億元
昨日,四川金融監管局發佈了關於成都銀行發行資本工具的批覆。監管指出,同意成都銀行發行不超過110億元人民幣的資本工具。成都銀行可在批准額度內,自主決定具體工具品種、發行時間、批次和規模,並於批准後24個月內完成發行。
成都銀行爲四川省首家上市銀行。其最新年報顯示,成都銀行2024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29.82億元,同比增長5.89%;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8.58億元,同比增長10.17%。
而從監管網站信息來看,自成立以來,成都銀行分佈於2023年、2024年獲准發行資本工具額度50億元和150億元。以此計算,目前監管部門已經累計批覆成都銀行發行資本工具的總額度達到310億元。
某券商銀行業分析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銀行的資本工具以“二永債”爲主,主要用來補充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以滿足監管的相關要求,提升銀行業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爲銀行通過信貸支持實體經濟提供必要保障。同時,銀行發行的“二永債”也是債券市場的重要投資標的之一。
二季度銀行資本工具批文提速,7家銀行獲准發債額度高達6820億元
今年一季度,銀行的“二永債”發行量突然減少,其中1月份僅桂林銀行發行了一隻30億元的永續債。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銀行二永債發行1738.6億元,同比下降34%。
對此,華泰證券固收研究團隊指出,一季度二永債供給同比下降,主要是去年銀行資本充足率同比明顯提升,疊加今年特別國債注資計劃等多重因素所致。
不過,進入二季度,銀行獲批發行資本工具的速度明顯已經有所增加。
依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網站信息,4月份以來,獲批發行資本工具的商業銀行包括浙江民泰商業銀行、湖南銀行、民生銀行、交通銀行、成都銀行等5家,涉及國有大行、股份行、地方城商行等機構;獲批發行二級資本債券的商業銀行包括唐山銀行、西安銀行等2家,涉及上市城商行和未上市城市行。
從獲批金額來看,浙江民泰商業銀行、湖南銀行、民生銀行、交通銀行、成都銀行、唐山銀行、西安銀行的數據分別爲20億元、100億元、1500億元、5000億元、110億元、50億元、40億元,合計金額高達6820億元。
對比一季度1738.6億元的發行金額來看,現有的6820億元批文額度意味着,二季度乃至下半年的商業銀行資本工具發行量將顯著增加。
財聯社記者還注意到,監管部門也對部分銀行發行資本工具的類型做了限定,比如浙江民泰商業銀行和唐山銀行、西安銀行明確發行品種爲二級資本債券;湖南銀行獲批發行的爲品種爲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和二級資本債券;交通銀行獲批發行的爲資本工具和總損失吸收能力非資本債務工具,其中資本工具額度爲2000億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品種包括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二級資本債券;總損失吸收能力非資本債務工具額度爲3000億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
”今年以來,隨着債券市場利率不斷走低,以及監管要求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由此必然導致的銀行資本補充需求旺盛,相信年內銀行‘二永債’的發行和供給還會增加。“上述分析師認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