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訪中東帶着內地企業,李家超:目的發揮香港內聯外通優勢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0日率領香港與內地商貿代表團,前往卡塔爾、科威特進行訪問。

據香港01網11日報道,代表團當天凌晨抵達多哈,正式開始訪問。李家超表示,這次是繼2023年率團成功訪問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後,再次深入開拓中東市場的重要一步,也是首次由香港工商界和行業領袖與內地企業代表共同出訪,目的是發揮好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優勢,助力內地企業走出去,同時展現內地與香港的企業優勢互補,可發揮協同效應,提供全方位供應鏈服務。

李家超還表示,此行也要爲港企開拓新機遇,吸引中東資金來港投資,同時推動香港金融、科技、工程等產業與中東對接。報道稱,香港將與兩國簽署多份合作備忘錄,推進多個合作項目,涵蓋貿易、航空、科研、法律、教育等領域。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代表團超過50人,包括香港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及多位立法會議員。代表團還有20多位來自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內地企業家,業務領域覆蓋金融、工商、貿易、運輸物流等。

據港媒報道,香港代表團上一次訪問沙特、阿聯酋後,雙方企業和機構共同簽署多份高質量合作協議或意向書,之後政府和民間交往頻繁,不少企業都在中東落地並接單。去年中東國家駐港公司數量按年增加超過20%。特區政府計劃增加在中東的經濟貿易辦事處數量,除現有的迪拜辦事處外,目前正積極推動在沙特利雅得開設另一經貿辦。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範婉兒稱,考慮到地緣政治,卡塔爾和科威特對亞洲投資興趣大增,尤其是中國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的發展,很符合這兩國的需求。同時,香港具備資金自由進出、貨幣穩定等優勢,全球對內地投資有2/3經香港進行,因此中東企業可在港找到各項內地機遇,而內地也視香港爲走出去的首要平臺,令香港成爲中外資金交匯點,充分發揮好香港“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港媒提及,近年積極出海的內地車企在科威特頗受歡迎,中國汽車是科威特進口較多的內地產品之一。至於香港,去年與科威特的貿易額達2.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