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8.8強震=8千顆原子彈 郭鎧紋揭3前兆
郭鎧紋指出,俄羅斯8.8強震相當於8000顆原子彈,未來發生規模8以上地震的機率可能提升,呼籲民衆提高警覺,做好防災準備。(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俄羅斯堪察加半島今(30)日於臺灣時間7時25分發生規模8.8強震,北千島市出現4公尺高海嘯,俄羅斯與日本已發佈海嘯警報,臺灣中央氣象署也預估,地震引發的海嘯將於下午1時18分抵達臺灣沿岸,前中央氣象局地震預報主任郭鎧紋指出,此次強震符合多項預警跡象,釋放能量驚人,約相當於8000顆原子彈,未來發生規模8以上地震的機率可能提升,呼籲民衆提高警覺,做好防災準備。
郭鎧紋接受《中時新聞網》訪問時表示,俄羅斯堪察加半島今發生的規模8.8強震,釋放的能量約等於8000顆原子彈,而臺灣1999年發生的921地震規模7.3釋放的能量約46顆原子彈,兩者能量差異巨大,難以直接比較。
郭鎧紋指出,此次地震發生在太平洋板塊隱沒至北美板塊交界處,該區爲全球地震活躍帶之一,過去堪察加半島北部曾在1922年和1952年分別發生規模9.0強震,今日這起強震後,俄羅斯與日本已發佈海嘯警報,初步判斷海嘯波主要朝震央東南方推進。
郭鎧紋分析,強震前通常會有3大前兆,包括規模7以上地震、南北極地區地震頻繁、一個月內全球規模6以上地震數量明顯增加,超過13次即爲警訊,此次強震前,7月20日堪察加半島曾發生規模7.4地震,南北極地區地震頻繁,全球6級以上地震數量達18起,明顯高於警戒標準,符合預警趨勢。
郭鎧紋提醒,全球自2021年以來已有3起規模8以上強震,這次強震結束了歷史上第六長的「地震平靜期」,顯示地球可能進入新一波地震活躍期,未來規模8以上強震的發生機率恐將大幅提升,民衆應持續提高警覺,做好防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