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用血給中國上一課」 陸軍事博主:戰爭貴在神速
▲烏克蘭部隊。(圖/路透)
記者陳冠宇/綜合報導
俄烏戰爭未歇,許多分析指出,北京從觀察俄烏戰爭中汲取教訓,以作爲對臺策略。有大陸軍事博主指出,「俄軍用血的教訓給中國上了一課」,若戰爭打響,有三大鐵律不能違背。
自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以來,這場戰爭已持續三年多,成爲二戰後規模和影響力極爲顯著的軍事衝突之一。戰爭不僅讓俄羅斯承受了巨大的經濟、軍事和地緣政治代價,也對全球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
大陸軍事博主「軍哥漫談」指出,對中國而言,這場戰爭凸顯了在戰爭決策中必須遵循的三大鐵律:戰爭貴在神速、當斷不斷、幹大事而不惜身。
首先是「戰爭貴在神速」,對應的是拖延的代價。據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等機構數據,俄軍傷亡人數78.3萬人,其中17.2萬人死亡、61.1萬人負傷,武器裝備損耗嚴重,包括數千輛坦克和數百架飛機被摧毀。
文章指出,這種損失不僅削弱了俄軍的戰鬥力,還讓外界對俄羅斯軍事能力的評價大幅下降。儘管俄羅斯將更多資源投入軍事工業,短期內滿足了戰爭需求,但長期來看卻削弱了俄羅斯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與此同時,戰爭的長期化還讓俄羅斯陷入了更不利的地緣政治局面,例如芬蘭和瑞典迅速加入北約,將北約勢力範圍直接擴展至俄羅斯的西北邊境。
▲烏克蘭軍隊。(圖/路透社)
其次是「當斷不斷」,相應的是錯失戰略機遇。文章稱,面對北約的步步緊逼,俄羅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選擇了觀望,未能在早期採取有效措施遏制北約擴張;等到北約擴展至家門口時,俄羅斯才以戰爭方式應對,這種「當斷不斷」的戰略失誤讓局勢更加複雜。
最後是「幹大事而不惜身」,文章稱這是剋制的代價。文章表示,俄羅斯採取有限戰爭的策略,避免將戰爭規模擴大到北約成員國或其他地區,這雖然在短期內減少與北約直接衝突的風險,卻讓北約看清俄羅斯的底牌。美國和北約因此加大對烏克蘭的軍援力度,包括提供先進武器和大量資金支持。
這種剋制還導致俄羅斯的戰略威懾力大幅下降,文章稱,北約成員國意識到俄羅斯並不敢將戰爭擴大到更廣範圍,因此在戰略上更加主動,「這無疑讓俄羅斯在地緣政治博弈中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
▼普丁與習近平。(圖/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