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風險籠罩 投資人全面備戰

投信法人建議,不管是保守還是穩健、積極型投資人,投資策略均需更加審慎。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就業數據放緩,關稅議題也尚未塵埃落定,加上地緣政治紛擾,都成爲影響資產價格波動的風險因子,投信法人建議,不管是保守還是穩健、積極型投資人,投資策略均需更加審慎。

中國信託投信表示,保守型投資人可考慮「全球分散、股債均衡佈局」,股票部分可鎖定已開發市場的大型藍籌股,獲利穩定且財務健全,成長性雖不一定高,但盈餘多會以股利方式回饋股東,可望提供投資人穩定現金流;債券則可聚焦中短期的投資等級債券或美國公債,能抵禦經濟下行風險,且較不受利率政策影響,但須考量匯率風險。

穩健型投資人則可採取「單筆投資佐以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股票型基金」,將追蹤大盤指數的市值型ETF作爲核心配置;有成長前景但波動較高的策略型ETF則可當作衛星配置,採定期定額方式投資,藉此拉平成本,進而追求資產增長。積極型投資人若具備較長投資年期與較高風險承受度,建議可增加配置「創新科技型基金」,尤其可以選擇聚焦AI、雲端、半導體等成長領域,長期來看具備較高的資產增值潛力。

安聯投信表示,放眼未來市場仍將面臨嚴峻挑戰,長線方向上建議聚焦有潛力的關鍵領域,同時分散投資,專注於基本面和評價面,建議以收益打底,策略可多元分散佈局。

積極型可以證券型資產策略主導、配置工具結構性成長的主題,包括收益成長、AI等不同主題的策略,保守型則以息收資產爲主搭配證券型資產。其次,息收資產有利於抑制和波動可能對投資組合的潛力;建議聚焦優質公司債,如投資等級或短年期債券並結合收益也可控制,搭配複合債券尋求資本利得增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