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投資專家觀點-貿易戰烽煙再起 債券市場如何接招?
然而,關稅政策對美債市場來說,可說是「又愛又恨」。一方面,經濟增長可能放緩,讓市場轉向避險資產;另一方面,進口價格上升可能推升通膨,讓聯準會(Fed)繼續抓頭思考降不降息。雖說市場大多預期2025年聯準會還有約1.5次降息空間,施羅德債券投資團隊認爲,目前更具吸引力的機會是在歐洲市場,也積極呼籲投資人應該納入全球型的多元債券類別。
如果說這場貿易戰是場風暴,那麼歐洲和加拿大恐怕都沒帶傘。歐洲經濟本來就已經偏低迷了,現在又得面對美國關稅大棒。雖然通膨仍在頑強抵抗,但已有降溫跡象,這讓歐洲央行(ECB)更能專心關注經濟成長,而非通膨恐懼。目前ECB已降息125個基點(bp),若貿易戰持續升溫,可能還得繼續放寬政策,讓歐洲公債市場有更大操作空間。
至於加拿大,這次可是被川普「特別關照」,所有輸美產品直接加徵25%關稅,只有石油稍微「幸運」,關稅只加10%。加拿大政府也沒閒着,立刻反擊,對1,550億加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然而,兩邊經濟體量懸殊,這意味着如果這場關稅戰拖太久,加拿大恐怕得靠央行(BoC)進一步降息來減緩衝擊,而市場對加拿大債券的需求可能會上升。
至於美元,會因爲川普的張牙舞爪而繼續稱王嗎?最近幾個月,美元依然「高高在上」,主要系因美國經濟表現硬朗、殖利率偏高。雖然今年初,美元曾小幅回落,但市場對關稅風險的考量讓美元仍有支撐,長期來看,除非美國對貿易政策改弦易轍,否則美元仍將保持強勢,只是短期內還是得防範波動風險。
投資策略:
防禦佈局,靜待機會
市場短期內將持續震盪,對債券投資人來說,這下恐怕要重新評估手上的配置了。主權債方面,因關稅將使通膨預期再升溫,我們對長天期政府公債較爲保守;債信方面,對歐洲較有偏好,信用評等來說,非投資級債評價面相對具吸引力,而美國機構抵押擔保證券(MBS)因收益較高且評級高,可作爲利差偏窄環境下的投資首選。面對這種變局,我們旗下施羅德環球收息債券採取穩健防禦策略:
(1)以公司債部位爲核心,並配置評價較佳且信用風險較低MBS;(2)由於歐洲央行可能進一步寬鬆,加上歐洲投資級債評價具吸引力,我們也聚焦在1~5年期的歐洲投資級債券。
貿易戰或許讓市場變化像雲霄飛車,但聰明的投資人知道,機會往往藏在波動之中,不過,大前提是,您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