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融合 深度挖掘 自貢富順代寺鎮集體經濟的成長密碼

近年來,自貢市富順縣代寺鎮堅持黨建引領聚力賦能,積極探索產業+特色農文旅一體化發展的集體經濟新模式,把壯大集體經濟作爲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推動鎮域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強化黨建引領,夯實集體經濟根基。組建由鎮主要領導爲組長、多部門聯動的工作專班,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隊伍,形成一體化推進工作合力。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黨員幹部衝鋒在前,黨員示範戶以身作則,形成“黨員帶頭幹、羣衆跟着上”的良好氛圍。壯大人才隊伍,依託“新時代百名博士進富順”活動,加快“校地合作”及“產學研”協同創新,聘請四川輕化工大學教授和縣、鎮農技人員9名以及“土專家”7名擔任發展顧問。以“出去學、回來幹”爲導向,組織集體經濟負責人和種養大戶到外學習並研究“一村一方案”。

聚焦特色產業,激活集體經濟發展動力。依託富順縣稻樑現代農業園區,探索中稻、再生稻品牌建設和品質提升,示範推廣水稻、高粱標準化栽種技術,持續推進全鎮稻粱種植成效,推廣旱地糧經複合種植“2+2+1”模式。因地制宜發展李子再生稻,大力推進旭光村、明星村、二七村中省扶持項目建設,茨籬“陽光一號”橘柚、白羊花椒、巨浪砂糖橘等特色產業,持續發展訂單農業。2024年,全鎮8個村與企業簽訂高粱收購協議,完成訂單收購2174噸,全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852.43萬元,同比增長4.3%。

創新發展模式,拓寬集體經濟增收路徑。利用再生稻博物館、稻樑綜合服務中心、稻香村舍多次開展“豐收節”“稻蝦節”等旅遊文化活動,吸引遊客7萬人次,帶動旅遊增收2100萬元。李子村將再生稻博物館作爲研學旅行基地,引入社會資本,開展旅遊、研學、休閒觀光、教育諮詢等服務,由村集體經濟出資9萬元入股30%,提供研學場地和辦公場地,並按照稅後淨利潤70%比例分紅。草茂村在全縣率先試點建立集體經濟組織入股的村級供銷社,與代寺鎮供銷合作社和富順縣豐盛家庭種植農場合作成立村經濟聯合社,由村集體經濟出資10萬元入股10%,經營社會化服務、農資銷售,從2024年11月開始運營至今,銷售總額達50萬元、盈利5萬元。(何曉霞、許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