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首個、歷史之最和全國首位,上海今年商務工作着力做四件事
面對嚴峻的形勢,2024年上海市商務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在2月19日舉行的2025年上海商務情況通報會上,上海市商務委主任朱民在通報2024年商務運行情況時,提及了多項“首次”“歷屆之最”和“全國首位”。
朱民表示,2024年,上海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了新突破。制度型開放邁出更大步伐,全方位對標CPTPP、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基本完成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總體方案“80條”,在跨境貿易、金融服務、要素流動等領域形成一批首創案例;同時還打造了全國首個外商投資企業標準化協作平臺,支持境外利益相關方依法平等參與標準制修訂工作。全國首個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加快建設,取得跨境電子發票互操作等10項制度創新成果,建設國際智庫聯盟、合作研修中心、門戶網站等國際化交流平臺。
此外,東方樞紐國際商務合作區總體方案獲批實施、功能性項目開工建設,運營體制機制和海關監管辦法等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第七屆進博會成功舉辦,297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創歷屆之最。
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中,上海堅持“政策+活動”雙輪驅動,發佈首發經濟、服務消費等9大類細分領域的促消費政策,“一節六季”消費促進活動貫穿全年,消費潛力和活力進一步釋放。2024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9萬億元,保持全國城市首位。
在外貿領域,2024年上海市貨物進出口4.27萬億元,連續9年正增長,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服務進出口增長21%,規模創歷史新高並保持全國各省市首位。
數據顯示,上海口岸貿易總額達到11.07萬億元、增長3.9%,繼續保持全球口岸貿易城市首位。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5150.6萬標準箱,成爲全球首個年吞吐量超過5000萬標準箱的世界大港,連續15年排名世界第一。
在此基礎上,2025年上海的商務領域有哪些重點工作?
朱民提出,在城市經濟邁上5萬億元新階段後,上海商務經濟基礎更加雄厚,輻射帶動能力更強,韌性也更大。此外,近兩年密集出臺的政策措施將發揮更大作用,市場主體加速創新,新業態新模式將帶來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新機遇。2025年,上海商務領域將以加快國際貿易中心提質升級爲主線,着力做四件事,分別爲激發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活力潛能,推動國際貿易中心提質升級,優化提升對外開放平臺能級,打造“投資上海”金字招牌。
具體而言,上海將大力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發展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優化跨境貿易營商環境。同時提升開放載體建設能級,深化制度型開放,推動中外企業合作出海。
2024年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外資研發中心分別新認定60家、30家,累計分別達到1016家、591家。在吸引外資方面,上海今年還將推進招商服務一體化,促進外資總部機構能級提升,支持外資企業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