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縣市送建商「續命丹」 專家憂:買氣降溫困局難解
▲近日臺中、桃園、彰化縣市政府准許開發商將近2年取得的建照,自動再延長建築期限2年,被視爲建商「續命丹」。(圖/記者陳筱惠翻攝)
記者陳筱惠/臺中報導
近日臺中、桃園、彰化縣市政府准許開發商將近2年取得的建照,自動再延長建築期限2年,被視爲建商「續命丹」。營建業者坦言,這是爲了保護中小型開發商,專家則認爲,建照展延雖然與18個月必須開工並無相違背,只是暫緩資金壓力。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63/放貸水位全滿!竹科工程師被裁還能貸? 內行:銀行「挑人下手」
「續命丹」議題成爲各大理財專家的討論話題,其中,粉絲專頁《三明治先生的理財筆記》就指出,房市買氣真的降溫了,他解釋:「蓋房子需要建造執照,一般而言視樓層數增加,大多是2~3年不等的時限,在建築法裡面原本就有1年的展延期,但當超過展延後的期限時,這張建照就失效了,得重新申請。」
《三明治先生的理財筆記》指出,建築業是高度財務槓桿的行業,建商若通常以每坪20萬元的成本(含土地與興建)投入,期待以每坪25~30萬元出售,但資金常被卡住2至3年。爲加速資金流轉,多數建商會在購地與取得建照後貸款,再以銷售資金滾動下一案場。
▲建照展延雖然與18個月必須開工並無相違背,但實際上對於購屋族來說,等於變相的交屋再延期,建築期限延長確實緩解部分建商資金壓力。(圖/記者陳筱惠攝)
但若買氣轉弱,資金鍊將面臨壓力,導致案場被迫延後。近期桃園、臺中、彰化等縣市,一口氣給予建商建照自動延長2年,顯示業者資金壓力已相當嚴峻。與疫情期間一年一年展延不同,此次一次給足2年,凸顯建商已無法再承受。政策雖引發爭議,卻也可能是政府能做的最後一招。
實際上早在去年,就有不少縣市政府如高雄市、嘉義縣市、基隆市發佈類似公告,並非臺中、桃園、彰化縣市的獨有做法。
營建業者坦言:「現在不少建商即使握有建照展延優勢,但仍搶着加快工程進度、竣工交屋,因爲貸款審查趨嚴,資金壓力大,只能儘快完工回收資金。特別是趕在年底前交屋,否則一旦跨年度,還得面臨土增稅問題。」
業者也指出,雖然建照展延2年的政策,被視爲中小型建商的「續命丹」,但若市場買氣遲遲未回溫,仍無法真正解決根本的資金週轉難題。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則認爲:「建照展延雖然與18個月必須開工並無相違背,但實際上對於購屋族來說,等於變相的交屋再延期,建築期限延長確實緩解部分建商資金壓力,但目前全臺房市盤整仍是主要趨勢,『續命丹』是否會變成催命符,還有待觀察。」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63/放貸水位全滿!竹科工程師被裁還能貸? 內行:銀行「挑人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