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大學表態今年不漲學雜費 校長建議:應依物價自動調升
▲今年大專校院學雜費漲幅晚一個月通知,傳與教育部全額負擔有關。(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臺北報導
教育部週一(12日)才發文通知114學年學雜費調幅,比往年晚了1個月以上。據瞭解,可能和教育部希望編列特別預算,補助所有大學的學雜費調漲有關。但某國立大學校長認爲,補助不是最好方式,建議教育部根據每年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漲,讓學雜費自動調升,不用再送教育部審覈,纔是最符合大學需求的方式。
教育部週一發文通知各大專校院,114學年度學雜費基本調幅爲0.7%,創下4年來新高,但發文時間比往年晚了1個月,由於調幅偏低,加上目前大學已經到了學期末,擔心來不及舉辦說明會,影響學校作業時間,加上現在傳出政府要編列特別預算,挹注高教3年大學不漲學雜費,大學也傾向不調漲。目前臺師大、大同大學已表明不會調漲。
據瞭解,教育部今年延後1個月通知學雜費調幅,和教育部希望編列特別預算補助大學調漲學雜費有關。教育部昨在立法院表示,希望透過補助大專校院增加的辦學成本及設施設備更新需求,編列200億元,引導受補助的大專校院於114至116學年間不調漲學雜費。
不願具名的國立大學校長表示,若教育部一次性買單,讓學生這3年免繳調漲學雜費,校方也多了一些預算,短期對學校是好事,但最健康的方式,還是根據實際物價指數,每年該漲多少就調漲,才能讓學校清楚知道每年有多少預算,不然若像過去一樣,每次要調漲學雜費都要在校內召開公聽會,最後能否調漲還是由教育部決定,大學下次不知道何時能再調漲學雜費,學校無法做長遠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