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雜費調0.7% 私大嘆便當價

各大專院校114學年學雜費調幅爲0.7%,有私立學校表示幅度過低。圖爲2018年抗議成員呼籲教育部凍漲學費3年。(本報資料照片)

教育部近日通知各大專院校114學年學雜費調幅爲0.7%,較去年0.61%略增,若學校申請獲准,約可調漲700元。不過,有私立學校表示,學雜費調整幅度過低,而且申請通過機率低,學雜費調整機制形同虛設,毫無意義。國立大學校院協會則盼政府能提升對大學校務所需補助。

依據《專科以上學校學雜費收取辦法》規定,學雜費基本調幅依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年增率、受僱員工薪資年增率進行覈算,由教育部每年公佈基本調幅。教育部12日發文給各大專院校,通知114學年學雜費調幅爲0.7%,較去年發文通知晚1個月。

114學年學雜費收費基準調整幅度0.7%,相較113學年0.61%、112學年0.53%、111學年0.44%來得高,但低於110學年度的1.26%。若以公、私立大專校院每學期學雜費約2.5萬、5萬元計算,一學期僅能調漲175元和350元。

各校如果想調整114學年學雜費,須完成校內相關資訊及研議公開程序後,6月25日前提出申請,再由教育部組織學雜費審議小組審議。有學校校長表示,學雜費調整幅度過低,而且依照上個學年經驗,僅有1校申請調漲,且未獲通過,因此傾向不提出申請。

一所私立大學表示,每年僅能申請調整一個便當價,且高機率不會過,學雜費調整機制已形同虛設好多年,評估已經失去意義,建議教育部根據每年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漲,讓學雜費自動調升,不用再送教育部審覈,才最符合大學需求。

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發布聲明表示,這兩年因調薪及各項費用調漲,國立大學需籌措鉅額自籌經費以支應所需, 學費調漲0.7%不足以支應上述自籌經費,盼政府能提升對大學校務所需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