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市啓動“蘇超式”足球聯賽,“河北五超”還要招外籍人士
8月10日晚,又一場“蘇超式”賽事——2025年河北省五人制足球超級聯賽打響揭幕戰,石家莊隊在主場戰勝張家口隊。
“蘇超”橫空出世後的這個夏天,在促消費、擴內需的背景下,以業餘球員、城市(城區)對抗、票根經濟、官方推動爲關鍵詞的一場場羣衆性體育賽事在全國接連開哨。就足球項目而言,2025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級聯賽(“贛超”)已至第五輪,“河北五超”會延續到明年4月,武漢城市足球超級聯賽(“漢超”)、湖南省足球聯賽(“湘超”)也將在8月16日和9月開戰。
去職業化+城市榮譽+全域聯動+世界第一運動,這樣的組合是“蘇超”的創意和出圈密碼,也成爲其後不少羣衆足球賽事的模版。
“贛超”的前身爲2021年啓動、以俱樂部爲單位的江西省足球超級聯賽,今年的賽制作出調整,名稱多了“城市”,11個設區市各組1支隊伍參賽,“以球之名,爲城而戰”,球員來自各行各業。第一階段,南、北賽區分別進行主客場雙循環賽,第二階段由各賽區前四進行主客場交叉淘汰賽,決出“誰是大俵哥”。
“贛超”賽場。 “2025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級聯賽”圖
“河北五超”是全國第一個省級羣衆性五人制足球主客場聯賽,省內11個設區市,2個省直管市和雄安新區組隊,並將五人制足球常用的賽會制(各隊在指定時間段集中於同一賽區完賽)改爲主客場制;立足“百姓足球賽”,每隊人數擴大到50人,讓更多愛好者參與,目前隊員中年齡最大的50歲。
“蘇超”讓人眼熱,但“照抄作業”肯定不行,多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適配和優化。
“湘超”有14支市州隊參賽,賽制規定,每場比賽,各隊16-18歲中學生球員同時上場不少於3人,體現了培養湖湘本土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力度。
中部地區中心城市武漢常住人口近1400萬,高教資源豐富。“漢超”把參賽隊員的年齡範圍擴大到16-55週歲,以最大程度體現賽事的社會性。比賽設16支隊伍的城區組和8支隊伍的高校組兩軌,各組賽事結束後,初步考慮由大武昌、大漢陽、大漢口組成3支代表隊,與1支高校球員組成的代表隊舉行“超級盃”。
在常規賽階段,“河北五超”要求運動員全部爲業餘選手。到了八強廝殺的季後賽,爲提高對抗性和觀賞性,每支隊伍可有2名外援(在當地工作、生活、學習的外國人),每場比賽可遣1名外援上陣。還計劃舉辦擂臺賽,邀請“蘇超”“村超”冠軍隊等來河北,與“河北五超”冠軍隊交流比賽,貫通全國流量賽事。
江蘇各地結合美食、美景,搭建衆多“蘇超”觀賽第二現場。“水韻江蘇” 圖
是比賽就會有勝負,但從“蘇超”第三輪起,江蘇各市利用比賽的撬動效應,推出貫穿賽期的文旅活動和消費場景,讓“體育局長輸球的委屈全寫在了文旅局長的笑臉上”。至今,“蘇超”的八輪48場比賽累計吸引現場觀衆超過110萬人,場均2.3萬人,第五輪至第八輪場均都超過3萬人。當地媒體報道稱,前六輪比賽期間,全省線下監測的旅遊、住宿餐飲、體育等場景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79.6億元,同比增長42.7%。
“原來賽事可以這樣玩。”珠玉在前,各地的“超字號”在開賽之初即同步啓動文體旅多業融合,力爭踢出“一紙票根激活多城消費”的“好球”。
“河北五超”將比賽時間由傳統的上下半場共40分鐘改爲四節共60分鐘,節間穿插文化娛樂、商業推廣活動。爲擴大影響力,組成了省媒、市媒、網絡大V、新媒體平臺的傳播矩陣,並聯動商圈打造“觀賽第二現場”。各城市把球票做成“城市文旅一卡通”,在衡水,憑球票可享景區門票優惠,憑景區門票可享球票優惠;在保定,聯賽期間客隊城市市民、球迷免費遊覽16個景區;在張家口,比賽當日及賽後一週,球迷享受景區門票半價、“足球夜市”購物滿減、休閒娛樂特惠等“聯賽禮遇”。
7月開賽的“贛超”則已初嘗盛宴的滋味。據“大江新聞”報道,至第四輪共有29.4萬觀衆現場觀賽,場均1.47萬人,短視頻平臺累計播放量數億。全省11個賽區聯動百餘景區推送福利,吉安泰和縣主場賽事期間,全縣酒店入住率超過80%,景區遊客量增長65%,四成多是來看球的外地人。第二輪比賽期間,南昌、贛州等賽區周邊餐飲業營收同比翻番,酒店預訂量激增220%。中國青年報、黑龍江日報等主流媒體開始轉播賽事,助推“贛超”影響力進一步走出贛鄱大地。
“超字號”球賽多點開花,這對“蘇超”是一件好事——不是享受“被推崇”,而是促使主辦方更深入地思考:下一屆如何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