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之後,「藥神」又出現了

2025開年以來,影視圈堪稱“醫療風暴登陸季”。

美劇《匹茲堡醫護前線》聚焦醫護人員協作,展現救治挑戰與人性關懷。

韓劇《重症外傷中心》批判醫療資源分配不公,發出“改革”吶喊。

華語劇《化外之醫》揭示外勞就醫困境和醫療體系積弊,共情弱勢人羣。

除題材相近外,上述劇集還有着不少共同點——

都收穫了8—9分的優良口碑,並且從本質上來講,都在對社會痛點進行迴應與重構。

更重要的是,也爲公衆參與醫療議題討論提供了媒介。

今天要聊的,也是近期的一部醫療劇。

特殊之處在於,這是一部“成人向”動畫劇。

可別小瞧它。

在口碑方面,它和前面提到的那些熱播劇相比,絲毫不落下風。

IMDb8.7分,豆瓣8.6分,爛番茄新鮮度達到了驚人的100%。

甚至,有國外網友打出滿分的同時,預言這部動畫一定會成爲“載入影史的經典”。

如此褒獎因何而來?

帶着好奇,小派一口氣追平前7集——

嗯,它值得!

《常見副作用》

Common Side Effects

《常見副作用》由豆瓣9.2分神作《拾荒者團隊》團隊打造,2月份時在“Adult Swim”頻道開播。

“Adult Swim”是面向成人,且播放內容以動畫爲主的深夜頻道。

名稱來自美國公用泳池的慣用語,當地泳池在某一時段會禁止兒童使用。

這段時間就被稱爲“Adult Swim”。

我們比較熟悉的《瑞克和莫蒂》系列,就誕生於這個頻道。

(《瑞克和莫蒂》)

既然未成年人禁止觀看,這些動畫劇集的主題就離不開——

腦洞大開的荒誕。

社會隱喻的犀利諷刺。

成人化的尺度邊界。

這一次的《常見副作用》,在第三點上有所收斂,但是前兩點仍舊以暴烈的姿態貫穿全劇。

開篇就是高能設定。

故事的主人公,發現了一種能夠治癒所有疾病的“藥”。

(《常見副作用》截影)

這個男人,是“藥神”?

01

神藥

一個偶然的機會,馬歇爾(大衛·金 配音)和自己高中時的“白月光”弗朗西斯(艾米麗·彭德加斯特 配音)重逢了。

弗朗西斯過得很不好,母親罹患失智症,治療和護理費讓她不堪重負。

聽到這些,馬歇爾有些動容,他忍不住問出了剛纔的問題。

弗朗西斯的反應平平。

是啊,這種“神藥”怎麼可能存在呢?

見對方不相信,馬歇爾索性隨手逮過一隻鴿子。

下一刻,就擰斷了它的脖子。

弗朗西斯連呼“WTF”。

(《常見副作用》截影)

馬歇爾卻不着急。

他取出一些藍色的顆粒,灑到鴿子的頭部。

(《常見副作用》截影)

神奇的一幕發生了。

小動物彷彿進入了虛幻的時空,在宇宙洪荒之間穿梭……

然後,它活了過來。

(《常見副作用》截影)

馬歇爾是一名植物學家,主攻真菌類。

那起死回生的藍色粉末,來源於他在秘魯一處山谷中找到的神奇蘑菇——藍色天使。

這種先前只存在於傳說中的菌類,自然生長的機率僅爲十億分之一。

(《常見副作用》截影)

最關鍵的是,藍色天使對人類疾病的治癒效果比干細胞療法還要強上百倍。

說一句“包治百病”也毫無誇張。

(《常見副作用》截影)

馬歇爾生性善良,他想用藍色天使幫助更多的人。

就在弗朗西斯從懷疑逐漸開始相信的時候,馬歇爾卻坐不住了。

他感到,危險正一步步靠近。

周圍的人看起來都很可疑。

(《常見副作用》截影)

他不由得想起自己發現藍色天使的彼時彼地。

突然出現的直升機,子彈橫飛的殺意。

馬歇爾吃下一株藍色天使,纔在重傷的情況下撿回了一條命。

(《常見副作用》截影)

趁着弗朗西斯出門接電話的工夫,馬歇爾不告而別。

當晚,他的家門被緝du局的探員攻破。

(《常見副作用》截影)

馬歇爾的麻煩,纔剛剛開始……

02

逃亡

馬歇爾在懼怕什麼?

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他們”。

“他們”不想讓公衆知曉藍色天使的神效,不想讓更多人被治癒。

他們是誰?

是藥企、保險公司、政 府……

理由很簡單,如果疾病都能被輕鬆治癒,那麼生財的道路就會被堵死。

(《常見副作用》截影)

他們會怎麼對付馬歇爾呢?

也很簡單。

首先,抹黑。

藍色天使被定義爲du品。

馬歇爾則被冠以“危險人物”“連環殺手”“大du販”的名號。

羅織罪名,進行抓捕。

(《常見副作用》截影)

先用公 權 力讓馬歇爾社會性死亡。

繼而採取更強硬的手段。

比如,僱傭殺 手。

(《常見副作用》截影)

比如,派人徹底清理藍色天使生長的山谷。

消滅所有菌類。

(《常見副作用》截影)

還有,讓知情者永遠地閉嘴。

(《常見副作用》截影)

這一切的幕後主使,就是藥業巨頭瑞特克公司的老闆喬納斯。

一個可以操縱權力,掌控他人生死的資本家。

(《常見副作用》截影)

對方來勢洶洶,馬歇爾疲於招架,一路逃亡。

走投無路之際,馬歇爾去找了曾經的導師希爾迪。

一是爲了躲避追 殺,二是想找到大規模培育藍色天使的方法。

沒想到,在聽了馬歇爾的描述之後,希爾迪開啓了“瘋批”操作。

她先是朝自己的心臟開了一槍,只是爲了驗證藍色天使的真實效用。

在被救活之後,又妄圖把這劑神藥據爲己有。

好在馬歇爾早有預判,這纔沒有中招。

(《常見副作用》截影)

另外一邊,身爲瑞特克藥業CEO助理的弗朗西斯,正在想着如何讓藍色天使幫助公司“起死回生”。

原來,瑞特克研發的一款治療關節炎的藥物,其副作用導致病人產生了抑鬱和自殺傾向。

因此,公司將面臨訴訟和鉅額賠償金。

弗朗西斯當然不瞭解高層背後的蠅營狗苟。

她單純地認爲,促成馬歇爾和公司的合作,必定會讓藍色天使有更多的機會造福世人。

而讓弗朗西斯堅定決心的真正原因,是馬歇爾在逃亡的路上寄來的藍色天使,竟真的治好了母親的失智症。

(《常見副作用》截影)

緝du局在尋找馬歇爾,因爲他是“犯罪嫌疑人”。

殺 手在尋找馬歇爾,因爲必須斬草除根。

希爾迪、弗朗西斯也在尋找馬歇爾,因爲藍色天使是她們的“機會”。

03

真實的解藥

追完7集,小派認爲觀衆打出高分是有道理的。

主創團隊天馬行空的創意與動畫劇集特有的誇張表現手法完美契合。

兩者相得益彰,共同爲作品注入了張力。

喜劇與驚悚元素融合得也很不錯,人人都頂着大腦殼的畫風,馬歇爾奔逃時的狼狽滑稽,喜感很強。

而時時可能到來的險境,又營造出緊張的氛圍。

每集20分鐘的時長,觀感輕鬆,劇情有趣,絕對是近期必看的動畫劇。

(《常見副作用》截影)

可是。

某醫院院長收受回扣2100萬;

某國醫療保險公司被曝利用算法拒賠危重病人;

某款曾年銷20億的注射劑,在臨牀應用數十年後發佈說明書修訂,禁止6歲及以下兒童使用……

想到這些,突然又笑不出來了。

現實,總是比影視作品荒誕許多。

很自然地,想起了《我不是藥神》。

印度仿製藥廠老闆所說的“他們”和本劇中馬歇爾口中的“他們”,是一樣的。

(《常見副作用》截影)

製藥巨頭與政 府內部人員沆瀣一氣;

對威脅自己利益之人圍追堵截,無所不用其極;

這根本就是一場赤裸裸的絞殺。

資本與權力,不會允許這個世界上出現“救世主”。

他們的目的,是壟斷市場,獲取更高額的利潤。

至於老百姓對醫療的樸素期待——活着。

淪爲了一場生命與“他們”之間的博弈。

(《常見副作用》截影)

當然,《我不是藥神》的真實原型,最終推動了改革,讓“正版藥”不再天價。

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也是屬於那段故事的美好結局。

本劇中,喧囂尚未停息。

馬歇爾能僥倖躲避近在咫尺的槍口,卻難逃被誣陷入獄的命運。

(《常見副作用》截影)

而在那之前,他的研究已經有了顯著成效——藍色天使繁育成功了。

馬歇爾是典型的理想主義者,現在他終於有了改變世界的機會。

從此,不再有絕症,不再有保險公司的無理刁蠻,不再有邪惡藥企的胡作非爲。

(《常見副作用》截影)

但,他隨即陷入了內心的掙扎。

藍色天使會不會有副作用?畢竟它的臨牀案例還是太少。

經過培育,生長數量能達到多少?經費需要多少?

還有,先給誰用?後給誰用?

如果病人在道德上有瑕疵,或者是名罪犯,還給ta用嗎?

(《常見副作用》截影)

本劇並不是在虛構一個烏托邦。

而是讓問題重歸現實——“神藥”,可能同樣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實際上,本劇和《我不是藥神》的共通之處在於,既探討醫療問題,也剖析人性。

程勇目睹了患者們的痛苦和求生的渴望,內心的道德天平逐漸傾斜。

最終,完成了從利己到利他的道德轉變。

(《常見副作用》截影)

馬歇爾同樣要在拯救患者的使命感和來自各方的壓力之間做出選擇——

是屈服還是堅持。

藍色天使的出現,是好事,也是“壞事”。

它確實能治病,但服用過它的人無一例外地出現了強烈的幻覺,一些人痊癒之後還表現出莫名的亢奮。

可見,它的副作用也很大,具體是什麼程度,仍是未知。

但可以確定的是,藍色天使讓人性暴露在了顯微鏡下。

有人想扼殺它,有人覬覦它的商業價值,有人想利用它上位……

或許,這纔是這劑“神藥”真正的“副作用”。

(《常見副作用》截影)

此外,劇中的一些細節做到了保持客觀的視角。

比如,瑞特克公司研發的藥品同樣在拯救人們的生命。

(《常見副作用》截影)

藥企製藥,就帶着“原罪”嗎?

不。

就如劇中所表達的:沒有完美的系統。

誠然如此。

但。

瘋狂逐利的不擇手段;

失去監督與約束的權力;

僵化滯後的制度體系;

慾壑難填的貪婪人性……

是它們,讓“不完美”變得更加糟糕。

(《常見副作用》截影)

那些藍色的神奇菌類,最適合生長的環境居然是被藥企排放的廢水污染的土地。

廢土中可以迎來新生。

極致絕望中亦能生長出新的希望。

或許,這纔是醫療劇的真正“療效”——

讓沉默的大多數看見彼此,在虛構的故事裡試着尋找真實的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