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外媒稱「親中立委罷免失敗」 綠委:不宜僅用親中反中標籤簡化
▲綠委陳冠廷。(圖/立委陳冠廷服務處提供)
記者杜冠霖/臺北報導
針對部分外媒以「親中立委罷免失敗」等框架報導7月26日大罷免結果,綠委陳冠廷28日表示,這是一場依憲法與法律進行的國內政治程序,選民投票的考量可能遠不僅止於兩岸立場,更涵蓋財務紀律、預算審查、憲政秩序與國會運作等多重因素。若僅用「親中反中」定義,是對臺灣民主複雜度的忽視。
陳冠廷表示,我國《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90條明確規範罷免門檻,這次投票結果正是人民在既定製度下的抉擇,不宜把所有政治攻防都化約爲「誰親中、誰反中」,陳強調,兩岸與外交議題當然是公共討論的一部分,但絕非唯一。
對於選戰結果,陳冠廷指出,臺灣社會在投票時,會同時對多面向政策立場做綜合判斷。罷免制度是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利,也是民主社會的常態機制,結果如何,都應被尊重;而外國媒體在報導時,應回到制度與事實本身,呈現臺灣民主的全貌,而不是用單一地緣政治的濾鏡去思考。
陳冠廷表示,臺灣會在憲政架構內穩健前行,既與理念相近的國家深化合作,也會在內政議題上持續務實改革。真正理解臺灣民主的人,應該看見人民在制度中展現出的成熟與自信,而不是急於用簡化的標籤爲這場民意表達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