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機構研判2月行情,交易搶跑已發生,春季躁動有望上演

財聯社2月6日訊(記者 趙昕睿)春節過後,A股春季躁動行情是否如期上演?2 月 A 股又將如何演繹成爲年初以來多數機構研究的重要課題。蛇年首個交易日雖未見“開門紅”,但2月6日卻走出上揚行情,券商研究普遍認爲,交易的搶跑行爲已發生,春季攻勢或提前,甚至進入加速階段。

所謂“春季躁動”,通常是指市場一季度的階段性上漲行情,是日曆效應的典型體現。從時間維度來看,春節前後往往是該行情的關鍵時段,其中以2月表現最爲突出。以萬得全A爲例,2010年以來2月份上漲的概率近7成,漲幅均值爲3.3%。從月度數據來看,是全年參與價值最高的階段之一。

覆盤歷史走勢,“春季躁動”行情受多方因素影響形成。平安證券稱,從基本面角度來說,一季度往往是經濟和企業盈利數據披露的空窗期,基本面表現缺少驗證,而政策在該階段出臺較爲頻繁,尤其是兩會等重磅級會議傳遞出的政策在貨幣、財政及重點領域的佈局,易於帶動市場情緒的提振。如果再疊加貨幣政策寬鬆、流動性充裕的條件配合,春季行情有觸發的必然性。部分機構表示,在歷年春季行情中,政策因素是推動行業上漲的關鍵動力。

此外,年初作爲各機構佈局全年投資策略的關鍵節點,險資、公募基金等資金的入場時間也會對市場活躍度產生影響。隨着市場流動性的增加,各類活躍資金往往會在2-3月涌現,爲春季結構性行情創造機會。

部分機構研究指出,根據A股的四季效應,一年中往往依次經歷“春季躁動”“階段回調”“盛夏攻勢”“藍籌迴歸”等四個階段。這意味着,除春季躁動行情外,投資者還可依據不同階段的市場特點,把握其他階段性投資機會。

行情延續的前提是政策持續寬鬆

1月作爲“日曆效應”中較爲顯著的一個月,爲 2 月行情奠定了基礎。回顧年初市場走勢,A股指數整體呈現先抑後揚格局。

對此現象,中泰證券指出,1 月上半月市場波動的主要原因是流動性進一步寬鬆的預期受阻,且調整結構主要以小市值爲主。由於2024年內進一步降準降息沒有落地,開年的寬鬆又受到多方掣肘,因此市場對“能否再寬”存在疑慮,這也導致市場調整在月初就已發生。

1月市場後續反彈,則得益於貨幣政策的約束減輕。利率層面,1月10日央行公告暫停購買國債,長端利率下行速度放緩。匯率層面,一是彼時特朗普計劃“逐月緩慢提高關稅”的方式好於預期;二是聯儲降息節奏放緩的靴子落地,短期美元上行的催化減少;三是央行新聞發佈會提出“堅決對外匯市場順週期行爲進行糾偏”;以上都緩解了匯率貶值帶來的壓力。中泰證券先前提到,本輪行情是比較典型的政策預期驅動的估值修復行情,行情得以延續的條件是政策持續寬鬆。

2月行情如何演繹?

多數機構普遍認爲,2月在業績預告披露落地和春節效應落地後,將迎來經典的“春季攻勢”的時間窗口,由春節後資金迴流,兩會預期,業績真空期共同推動。春節效應下,2月A股走勢將如何發展?

銀河證券分析稱,預期管理+業績預期是影響A股2月表現的核心因素。核心驅動力之一的政策預期方面,自2024年9月下旬以來,政策端一直利好不斷。1月22日《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印發,標誌着中長期資金入市進入到全面實施的階段。市場認爲相關方案超預期,爲中長期穩定發展提供支撐,利好A股。3月召開的兩會是重要的政策窗口期,通常會提振大家對於政策的期待,提振投資者情緒。

招商證券認爲,春節後發佈的一月金融數據多出現信貸“開門紅”,經濟復甦預期可能升溫,同時,春節後距離兩會更近,投資者開始對兩會政策進行預期和佈局。因此,市場風險偏好會明顯升溫,交投明顯活躍。

華金證券稱,比照歷史經驗,今年節後和2月春季行情可能延續。一方面,海外風險相對有限。其次,國內政策和流動性節後可能進一步寬鬆。

針對2月配置思路,中信證券選擇阻力最小的槓鈴策略,但主題端逐漸向出海方向強化。銀河證券建議,活躍度高且具備彈性的科技+業績超預期+困境反轉的主題或成爲春季行情的主要方向。中泰證券則認爲,短期可以把握週期股與小盤股脈衝式修復的機會,中期需要自下而上地尋找行業α。東吳證券提出,投資者可關注強產業趨勢品種、外需板塊估值修復的α機會,及內需政策催化的方向。

綜合來看,受益於政策預期改善和業績預期向好的行業在多數機構看來,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春季攻勢或提前,甚至加速

回顧歷年A股春季躁動行情,春節後A股上漲,獲得正收益的概率較大。探究領漲行業及其領漲原因,經濟形勢、產業趨勢、政策支持是影響行情表現的重要原因。

機構統計的歷史數據顯示,春節後 A 股市場上漲並獲得正收益的概率較大,2010 年以來,多數寬基指數在 2 月的表現尤爲突出,中證 500、中證 1000 等偏中小成長的指數表現更爲亮眼。

中信證券認爲,A股市場短期回調基本結束,交易的搶跑行爲正在發生、並將持續,春季攻勢或將提前。之後走勢將取決於外部政策落地預期差和中國政策應對速度和力度。

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弛指出,考慮到短期基礎貨幣缺口依然較大,期待“降準”政策的進一步落地,以激發市場流動性實現“既有剩餘,亦有效率”的目標,從而催生“春季躁動”行情進入全面加速期。

東吳證券看好節後“春季躁動”行情,且今年春季行情特殊性在於,市場此前所擔憂的海外經濟政治不確定性或已階段性落地,內部政策預期有望升溫,降準可能性加大,財政政策的取向和力度將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在流動性充裕及政策想象空間打開的背景下,節前偏弱的市場情緒爲後續預期的再度修復提供了空間,行情有望“躁動”演繹。

然而,對於 “躁動行情” 是否會終結,國金證券認爲,需密切關注國內基本面是否出現“退坡”跡象,以及海外經濟景氣風險是否擡升。平安證券則表示,春季躁動中行業表現沒有明顯規律,佈局春季行情比較普適化的方式,是以寬基指數作爲底倉來提升貝塔倉位,均衡配置、把握整體指數的機會。對於更加保守的投資者來說,面對春季行情可能出現的區間震盪情況,在操作上可以考慮採用網格交易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