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高校爲留美受阻國際生啓動補錄通道!留學應如何佈局“雙保險”?

過去幾個月,美國總統特朗普陸續簽署多項總統令,要求國務院和國土安全部加強對外國人的簽證審查,國際學生成爲其重點對象,並已開始實施針對部分國際學生的社交媒體審查措施。

與此同時,自今年三月以來,特朗普政府大幅削減對多所美國高校的聯邦撥款,總額高達數十億美元。這一系列舉措令政府與高等教育機構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衝突便發生在哈佛大學。

圖源:網絡

一、特朗普“死磕”哈佛大學

近期,特朗普政府頻頻出招,持續施壓哈佛大學,雙方關係緊張。

特朗普政府官員此前致信哈佛大學,要求學校進行“有意義的治理改革與重組”,否則聯邦資金將遭到削減。

4 月 14 日,哈佛大學拒絕了這一要求。

隨後,特朗普政府隨後宣佈將凍結對該校總額 22 億美元的多年期撥款,以及 6,000 萬美元的多年期合同款項。

4 月 21 日,哈佛大學對特朗普政府提起訴訟,指控政府試圖以凍結聯邦資金爲手段控制哈佛大學的學術決策。

5 月 13 日,特朗普政府再度削減哈佛大學聯邦資助,在此前基礎上進一步削減 4.5 億美元。作爲迴應,哈佛大學擴大了訴訟範圍。

5 月 22 日,美國國土安全部宣佈,撤銷哈佛大學參與“學生與交流訪問者項目”(SEVP)的資格,要求該校國際學生離境或轉學。

6 月 4 日,特朗普簽署了一項總統公告,宣佈對哈佛大學實施新的限制措施,禁止任何哈佛國際學生以非移民身份持 F、M 或 J 簽證入境美國,並計劃考慮撤銷符合公告標準的哈佛大學持有 F、M 或 J 簽證的在校學生。

目前,上述相關禁令均已被美國聯邦法院緊急叫停,但後續事態的發展仍處於不確定中。

此外,美國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簽署於 5 月 27 日發佈指令,宣佈暫停全球所有使領館關於新的學生(F、M 類)交流訪問者(J 類)簽證預約,並計劃對所有留學類簽證申請人實行嚴厲的社交媒體篩查措施。

隨後他還特別表示,美國將重點加強對來自中國的簽證申請審查,並“積極”撤銷中國學生的簽證,包括那些與中國政府存在關聯的學生,以及在“關鍵領域”學習的學生。

外界普遍認爲,如果美國政府實施這一審查計劃,可能會嚴重減緩學生簽證的處理速度。

圖源:網絡

特朗普政府的這一系列操作,使得在美國際學生和那些計劃留美的同學陷入了巨大的集體焦慮.......

根據美國國家教育中心(NCES)和卡耐基高等教育機構分類數據顯示,在 2023 年秋季入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西北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康奈爾大學、哈佛大學等學校的國際學生佔比均超 20%;紐約大學、波士頓大學、芝加哥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生佔比均在 30% 以上;伊利諾伊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的國際學生佔比更是超 40% 。

中國是僅次於印度的美國第二大國際學生來源國,2023-2024 學年,在美中國留學生人數約爲 27.7 萬人。據美國商務部數據,國際學生(其中印度和中國合計佔比 54%)在 2023 年爲美國經濟貢獻超過 500 億美元。

二、多國高校向受限學生敞開大門

在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名義收緊國際學生政策、尤其針對哈佛大學發出一系列限制後,全球高等教育界迅速反應。

來自日本、中國香港、法國、新加坡等地的多所知名高校紛紛宣佈,願意接收原計劃前往美國留學、卻因政策變化受阻的國際學生和研究人員,爲他們提供繼續學業和研究的路徑保障。

1.日本

日本文部科學大臣阿部俊子近日在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表示,已請求日本各大學研究應對措施,呼籲積極考慮接收這些因政策變動而“被迫中斷學業”的留美學生。

日本方面考慮,此次接納措施也將適用於非日本籍的哈佛國際留學生。

此項舉措一經公佈,受到全球教育界廣泛關注,也爲在美國際學生面臨不確定性時提供了一線希望。

來源:共同社

東京大學(University of Tokyo)率先啓動了“緊急收容模式”,宣佈將臨時接收受哈佛影響的國際學生,允許其修讀東大部分課程,並可出具學分證明,確保所修課程得到合理承認,爲將來繼續學業提供過渡性支持。

有關人士表示,東大將與哈佛方面保持溝通,並在尊重學生意願的基礎上,爲受影響學生提供靈活的學術支持與銜接路徑。

來源:央視財經

隨後,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與大阪大學(University of Osaka)亦宣佈加入應對。

大阪大學明確表示,將籌措 6-10 億日元專項經費,在醫學與生命科學領域爲最多 100 名博士研究人員提供專項接收計劃,並配套簽證、住宿及經費支持。

據 NHK 最新報道,截止目前,日本共約有 90 所大學向文部科學省反饋了積極迴應,表示正在考慮接收或支持那些可能無法繼續在美國學習的國際學生。

來源:NHK

阿部表示,文部科學省正在與日本學生支援機構(JASSO)合作,將這些大學的迴應公佈在該機構的官方網站上。

此外,JASSO 也上線了特別網頁,設立專門諮詢窗口,爲赴美受阻學生提供轉學及簽證指引。

2.中國香港

香港科技大學(HKUST)是亞洲首批響應的高校之一。

據悉,該校自上月公佈爲受美國政策影響的留學生提供支援措施以來,已收到數十宗來自哈佛在讀或已錄取學生的轉學諮詢。

目前,港科大已向其中的兩位哈佛研究生髮出取錄通知,他們分別涉及“科學與科技”及“跨學科”領域的研究。

港科大表示,學校將繼續爲受影響的學生提供包括升學規劃、簽證諮詢等專業意見,以及恰當可行的轉學協助。

來源:東網

早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曾在記者會上表示,香港將全力協助因在美國遭受歧視與不公平對待而面臨求學、升學困難的留學生,並歡迎他們來香港繼續學業。他還表示,爲吸納這些優秀學生,如有需要將考慮增加香港的非本地生學額。

目前,香港大學(HKU)、香港中文大學(CUHK)等多所香港地區的大學也宣佈,會爲受影響的在美留學生提供支援,包括專屬轉學通道、來港短期及長期學習援助、獎學金及各式安排,並陸續收到不少查詢。

3.新加坡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商學院已官宣爲持有美國 TOP 20 MSc 碩士或 MBA 項目錄取通知書的學生開通特別補錄。

該計劃特別爲那些遭遇簽證凍結、被 Check、入境受阻的優秀申請者設計,即使 NUS 常規通道已關閉,學校仍提供入讀機會。NUS 的世界排名(QS 全球第 8)與學術資源完全可以成爲美碩的優質替代。

目前,NUS 仍可申請的商科項目包括以下:

2025 年 8 月入學(申請截止:6 月 22 日)

MBA

MSc in Business Analytics

MSc in Marketing Analytics & Insights

MSc in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Analytics

MSc in Real Estate

MSc in Strategic Analysis and Innovation

MSc in Sustainable and Green Finance

2026 年 1 月入學(申請截止:6 月 30 日)

MSc in Management

MSc in Management + CEMS MIM

MSc in Human Capital Management and Analytics

來源:NUS官網

4.法國

近日,法國頂級商學院——格勒諾布爾高等商學院(Grenoble Ecole de Management,GEM)宣佈開通快速錄取通道,向已獲得美國商學院錄取通知、但因簽證問題而無法前往就讀的國際學生提供替代入學機會。

該校執行校長在 LinkedIn 上表示:“法國大門敞開,我們支持你們的學術自由。”

據悉,這項行動獲得法國總統馬克龍“#選擇法國(#ChooseFrance)”倡議加持,凸顯出法國對國際教育自由的堅定立場。

三、留學應兼顧“可控性”與“延展性”

在當前美國留學政策頻繁動盪、國際學生面臨高度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不少學生和家長都陷入了焦慮與不安中。

尤其對於已經拿到美國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同學而言,接下來將要或者已經在準備簽證事宜。然而,目前美國簽證政策和審查流程尚未明朗,隨時可能出現意料之外的變數。

此前,美國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曾表示,前往美國“不是一項權利(right),而是一種特權(privilege)”。這番話的潛臺詞是:權利不可剝奪,但“特權”則完全可以被收回。

在簽證發放環節,聯邦政府依然掌握着最終裁量權——這意味着即便已獲得錄取,也不能保證最終可以順利入境。

而對於接下來即將開啓新一輪留學申請的同學來說,應積極尋找替代方案,重新審視留學目的地的選擇,以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學業和職業目標。

對此,館長建議大家要做好以下兩件事:

1.重新評估美國留學的“風險收益比”

儘管美國仍是全球頂尖高等教育資源最集中的國家,但當前政策風險持續上升,包括:

簽證不確定性:政策頻繁變化,簽證被審查、面籤難約甚至被拒的情況增加;

高昂成本:美國學費和生活費長期高居不下,性價比或有所下降;

安全與心理壓力:政治氛圍和社會治安等因素讓部分國際學生感到不安;

政策依賴過強:一次行政命令或移民政策調整,就可能使留學生陷入“進退兩難”。

如果你仍計劃赴美留學,應優先選擇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項目(如博士/獎學金全額覆蓋)、提前準備多個簽證方案,並密切關注院校的應對策略。

2.儘量採用多國聯申策略

在哈佛遭禁、國際學生政策受限後,多個國家和高校迅速響應,向受影響學生敞開大門,這些國家相較美國,簽證政策穩定性更強、國際化水平不斷上升,逐步成爲優質替代選擇。

在接下來的申請中,大家可拓寬留學目的地選擇,可同時申請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以分散風險。

建議學生在做決定時採用“A+B”雙路徑策略:

A方案:主目標國家(如美國),提前準備、但保持靈活;

B方案:亞太或歐洲國家作爲“安全保底”,規避風險、保障連續性。

如果你有出國留學的打算,但卻不確定自己的背景成績能申請哪些學校, 或不知道哪些國家或院校更適合自己——

別擔心,【留學 AI 測評】來幫你一一打破這些信息差!

我們新推出的【留學拿鐵】 AI 測評工具,依託於大數據分析,從學術成績、專業興趣、經濟狀況、個性特徵、職業目標等多個維度出發, 爲你精準匹配適合的留學路徑、留學國家和院校。

不僅如此,AI 測評還會根據你當前的不足之處,提出有針對性的優化建議,幫助你進一步提升競爭力,拉近與理想院校的距離,真正做到選校不再迷茫,規劃更有方向!

趕緊點擊下方小程序,搶先免費體驗吧!

▌聲明:本文由留學咖啡館原創編輯,轉載請註明

▌來源:學校官網、共同社、LinkedIn、NHK、央視等媒體平臺

▌關於版權:留學咖啡館尊重版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