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大選結果顯示 「反川普」已成選民考量因素

加拿大總理卡尼。(路透)

紐約時報4日分析,加拿大、澳洲近期大選,從美國總統川普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劇本取經的政黨相繼敗選;新加坡大選有不少選民擔憂川普貿易戰而支持執政黨,雖說「反川」力道正在全球興起言之過早,但川普顯然是選民主要考量因素之一。

川普1月回任前,加、澳的中間偏左執政黨都看似將敗給保守派政黨,在野黨領袖在風格、內涵上都曾設法操作川普式政治,但川普回鍋數週,加澳政治局勢都翻盤,最後均是執政黨勝選。

加拿大自由黨籍總理卡尼尤其明顯主打反川訊息,將川普兼併加國威脅當作選戰核心;澳洲工黨籍總理艾班尼斯在這方面不明顯,但兩人都獲得反川帶來的助力。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澳洲所所長厄德暗示,儘管這次澳洲選戰大多聚焦國內議題,3日大選的結果至少部分是川普隱晦的介入選戰所造成;澳洲選舉結果和加國4月28日大選也有相似性,足以透露保守派選情下滑,與川普加大對盟友的關稅和打擊有關。

加國許多選民認爲,面臨川普對加國經濟難以預測的影響,卡尼是可靠應對人選。在新加坡,混亂時代中追求穩定的主張則有助長期掌權的人民行動黨。星國政治專家喬治說,「這是川普效應的又一例。有關川普貿易戰的深刻憂慮感,正驅使決定性數量的選民向執政者展現強力支持」。

星國總理黃循財去年甫接班執政20年的李顯龍。新加坡智庫政策研究所研究員張家綺5日也向中央社說,過去總理換人之際,可能影響部分選民未投給執政黨,但這次該黨得票率不減反增;如今國際局勢不穩定,星國人對物價上漲等相關議題感到不安,因此在投票意向選擇執政黨,希望保住部長級在內的國會議席以維持政策一貫性。

分析家說,在澳洲,總理艾班尼斯穩健的領導風格在全球動盪時期引發共鳴,他勇於向川普喊話。美國對澳洲有貿易順差,川普卻對澳洲課徵10%關稅,艾班尼斯當時說「這不是朋友該有的舉動」。

艾班尼斯5日說,他與川普進行了一場有關關稅和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的「溫暖」對話,艾班尼斯說,「他完全理解澳洲大選結果,也表達希望未來繼續與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