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展開新一輪購房補貼 煙臺投放優惠券總額達6000萬元

財聯社2月10日訊(記者 王海春)在三四線城市市場交易仍面臨壓力背景下,多地開始通過投放新一輪購房優惠券、發放購房補貼等方式,以促進樓市止跌企穩。

煙臺成爲本輪購房補貼發放中,一個較爲典型的樣本。從2月11日開始,煙臺市將向市場投放定向購房優惠券。

煙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2月8日介紹了《煙臺市定向購房優惠券發放實施方案》有關情況。據瞭解,煙臺即將投放的購房優惠券,具有高面值、大額度、精準投放,以及一次性、先到先得、滾動釋放等特點。

此次定向購房優惠券將精準扶持優質房地產項目羣團購購房者和住房以舊換新購房者,優惠券投放總額度達6000萬元,包括羣團購購房優惠券5000萬元、住房以舊換新優惠券1000萬元。

其中,優質房地產項目羣團購購房優惠券,單張面值20000元,共計發放2500張;住房以舊換新購房優惠券,單張面值10000元,共計發放1000張。優惠券衝抵購房款額度不得超過首付款的30%。

據瞭解,優惠券將於2月11日上午9點集中投放,申領時間爲2月11日上午9點至2025年6月30日24點;申領採用先到先得領完即止的模式,申領平臺將動態公示剩餘可申請優惠券數量;優惠券申領後10日不使用的,將自動回收,系統平臺每15天集中投放回收未使用優惠券。2025年5月31日後未申領以舊換新優惠券將自動轉爲優質房地產項目羣團購購房優惠券。

煙臺市住建設局辦公室主任姜濤指出,此次煙臺投放的定向購房優惠券與之前的購房消費券,在目標人羣、扶持力度、購買對象及覈銷途徑等四個方面,與此前有所不同。

“扶持力度方面,2023和2024年的購房消費券面值統一爲5000元,我們這次的定向購房優惠券有2萬元和1萬元兩種面值,分別針對羣團購和住房以舊換新。購買對象方面,此次不論是羣團購房源還是以舊換新房源,均由開發企業申報並經各區市住建部門審覈,房源優中選優,後續各區市也將持續跟進項目監管。”姜濤稱。

煙臺市投放購房優惠券之際,銀川賀蘭縣也將實施購房補貼。

據微信公衆號“銀川發佈”2月7日公佈的消息,爲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繼去年發放購房補貼後,賀蘭縣人民政府2月6日再次印發《2025年“賀蘭好房”購房補貼實施方案》,對購房者給予補貼,支持羣衆剛性及改善性住房需求。

本次活動統籌財政資金1000萬元,對購買賀蘭行政區劃範圍內的新建商品房住宅給予購房補貼政策。補貼方式爲現金+電子消費券:現金每平方米補貼100元,單套補貼面積不超過150平方米(含150平方米);電子消費券根據購房面積發放,購房面積小於等於120平米的,每套發放5000元電子消費券,購房面積大於120平米的,每套發放8000元電子消費券。電子消費券僅限於在賀蘭縣已簽約商戶使用。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指出,無論是投放定向購房優惠券還是實施購房補貼,並非今年獨有的新現象。近期一些地方着眼於需求側出臺的穩樓市政策,其共同點在於,要給買家以實實在在的優惠,通過補貼購房者來提高買家信心、促進市場交易。

“按目前觀察到的公開信息,投放購房優惠券的,多爲三四城市或一些小縣城;從市場表現來看,三四線城市當前成交量及價格,仍面臨不小的壓力。多地在此時展開新一輪投放,是想抓住一季度的機會,爲推動市場止跌回穩開一個好頭。”張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就市場交易表現,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按不同機構所統計的春節樓市交易情況,除少量一線城市表現不錯,多數城市今年春節假期樓市交易較爲慘淡,除一線城市、重慶、西安、合肥等少數城市,同比去年春節期間,大多數城市交易量出現不同程度下滑,這些城市的交易並不理想,市場仍需要政策的支持。

在標普分析師看來,2025年是檢驗政策落地效果的重要年份,本輪政策的效果仍有可能重現“脈衝式”回落,如何鞏固樓市企穩成果,繼續提振購房信心、緩解房企流動性壓力是當下不少城市的要務。市場“回穩”效果能夠持續多久,取決於今年政策落地的力度和對時機的把握程度。

“如果三四線城市能迎來‘小陽春’,對於提振市場信心會發揮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這些城市實施購房補貼的效果如何,還有待展開進一步觀察,但考慮到三四線城市已基本解除限制性政策,如果市場仍然持續探底,爲促進樓市止跌企穩,其它三四線城市也將進一步加大對需求端扶持力度。通過發放購房優惠券,可能成爲不少城市的一個重要抓手,由此,預計接下來有望出現新一輪購房補貼,其力度可會更大、補貼的範圍也會更廣,在具體操時也會更注重實施的精準性。”張波補充道。

在對今年的市場進行市場展望時,華泰證券分析師表示,受益於房地產市場調整後供需結構得以優化,市場出現的一些積極因素有望在今年得以延續。

其認爲,一方面,產業活力較高,住宅市場供需結構更優、“稀缺性”更強的大城市,如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地產需求回升的動能,會明顯更強。另一方面,一些較爲宜居且地產供需逐漸收緊的低線城市,隨着住宅去化及價格充分調整,住房作爲消費品、而非投資品的性價比亦得到凸顯,帶動地產成交需求逐步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