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水文與水域活動未知就下水 專家:像進入森林的小白兔
新北市消防局派員前往新店溪粗坑壩,救援遇險的SUP玩家,釀成3死悲劇,聯合報今探討風險成因及因應辦法。臺灣開放水域聯盟理事長李元治說,遇有落差河段,可先丟漂流木或寶特瓶觀察吸力,想在動態水域活動,一定要具備進階知識跟技術。
李元治說,在平靜的水域,即使踩不到底,如果能夠具備韻律呼吸、擡頭蛙式、基本仰泳等技能,應該就能自保待援。但在像粗坑壩這樣動態的水域,又是另外一個世界,必須要有更進階的水文知識跟操控技能。
長年玩急流獨木舟、海洋獨木舟,李元治說,玩家一定要懂得判斷水文,學習過程中自然就會知道倒卷流是非常危險的。如果是從上游往下劃,絕對不能夠打橫,只能直直的往前衝,而且下去後要猛力往前衝,用力劃,纔有可能過關。因爲如果不往前劃的話,會被水流倒捲回去。
李元治表示,玩急流獨木舟通過有落差的河段,如果狀況不明朗,他會先在河岸找一些漂流木,或者是寶特瓶,先試丟進去,再看會不會被浮出來。如果會浮出來再往下游漂流,代表吸力沒有那麼強,或是沒有吸力。如果丟進去就再沒出來,代表吸力很強。
李元治說,像粗坑壩這種人工的構造物,因爲它的寬度很長,不是隻有窄窄的倒卷一小段而已,所以是「很難解的東西」,具水文知識跟經驗的人都會遠離。尤其是在一定水量的時候,它會產生很大的吸力。
李元治示警,民衆如果逛大賣場看到在賣SUP、獨木舟,就興沖沖就買下來,甚至是網購取得,卻沒有去學習相對的水文知識與水域活動技術,就會有風險,就好像進入森林的小白兔,對於森林的狀況毫無瞭解,碰到狀況就會很危險。
消防人員前往粗坑壩救溺殉職,各界惋惜。李元治說,消防員多數比較專長山域、火場救難,具備繩索攀降等能力,但精通水域救援的消防員相對少,加上訓練會受到排班的影響,也難以好好地積極去接受訓練,有待主管機關謀思對策。
本報記者重回粗坑壩溺水事故現場,沿線的水域告示牌衆多,但是一旁游泳的民衆似乎無視它們的存在。記者林昭彰/攝影
新北市5名消防員及義消今年7月間至新店溪粗坑壩救溺,救生艇也翻覆釀成死傷。讀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