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陸生背景審核趨嚴?陸委會:無阻撓、兩岸教育交流要「去風險化」

近日有媒體報導指,隨着政府針對陸生背景調查的證件審覈較過去更嚴格,讓更多學校不願意在寒暑假邀請大陸學生來臺短期研修,陸委會5日表示,政府向來支持兩岸學術教育交流健康有序進行,並無阻撓情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日有媒體報導指,政府針對陸生背景調查的證件審覈較過去更嚴格,讓更多學校不願意在寒暑假邀請大陸學生來臺短期研修。陸委會5日表示,政府向來支持兩岸學術教育交流健康有序進行,並無阻撓情形,同時也強調兩岸學術教育交流應「去政治化」與「去風險化」。

陸委會5日透過新聞稿迴應,政府向來支持兩岸學術教育交流健康有序進行,並無媒體報導所述,對陸生來臺緊縮或阻撓情事,兩岸學術教育專業交流仍持續穩定進行。

陸委會指出,依據移民署統計,去年有2,296名陸生來臺研修,而今年1至9月已有3,046名研修陸生來臺,超過去年一整年的入境人數。以今年暑假爲例,多所學校共邀請近500名陸生來臺研修,另近期亦有超過400名陸生校友申請來臺參加母校的校慶活動。

陸委會表示,政府對各校申請陸方師生來臺專業交流一向給予支持,如學校在申辦過程中遭遇困難,也都可以聯繫相關機關,以利協處。

陸委會提到,陸方自2020年4月起片面停止陸生新生來臺就讀學位,迄今仍未恢復,這5年來臺就學的陸生新生人數是0,113學年度在臺就讀學位的陸生亦僅餘1,556人。陸委會已多次呼籲陸方儘速解除片面設定的障礙與限制,我方教育部也持續透過兩岸招生窗口機制進行聯繫,希能早日恢復陸生來臺就學,惟陸方迄今並無正面迴應。

陸委會表示,賴清德總統於今年3月13日宣佈因應中共對我國安及統戰威脅的17項策略指示,兩岸交流應本於「去政治化」、「去風險化」原則,讓民間交流盡量單純化。陸委會將一本推動兩岸健康有序交流的初衷,持續支持兩岸「去政治化」與「去風險化」的學術教育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