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中國信科羅昆初:以“信科方案”共建數字生態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在5G技術深度滲透、6G研發競速的關鍵節點,中國信科正以全棧技術創新重構通信產業格局。

近日,中國信科副總經理羅昆初在MWC2025展會期間接受工信智媒體(通信世界)總編輯專訪,首次系統性披露中國信科在“空天地海”融合網絡與"雲網智算"四位一體的新型基礎設施架構,以及面向全球數字生態的“信科方案”。

5G/6G雙輪驅動:從標準高地到全域智聯落地

“從3G時代起,中國信科就始終走在無線技術創新和標準化制定的前沿。”羅昆初介紹,作爲5G標準的重要貢獻者,中國信科在標準提案數量和標準必要專利持有量上均位居全球前列。這些核心技術積累爲每一代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強勁支撐,其研製的5G、5G-A、星地融合全系列系統設備,正推動我國移動通信網絡向“能力躍遷、行業賦能、綠色智簡”三大方向演進。

在空天地海一體化領域,中國信科主導制定5G星地融合通信標準,提出"5G兼容、6G融合"路徑,成爲國內唯一具備海洋全棧解決方案能力的企業。其展出的高低軌混合星座網絡方案,通過星間激光鏈路實現廣域覆蓋與低時延通信互補,在海洋、沙漠等偏遠區域可將全球連接率提升至100%。

羅昆初介紹,早在2019年,中國信科便啓動6G預研,在星地融合、端到端分佈式智治網絡等方向取得突破,累計發佈7本6G技術白皮書。本次MWC2025最新發布的《AI+6G網絡融合白皮書》系統闡釋了AI與6G網絡的融合路徑,其超維度天線技術已實現關鍵性能指標領先。

光網智聯AI:打造算網融合“數字血管”

在光通信領域,中國信科以“光網智能躍升”戰略爲核心,推動光技術與AIb深度融合。其智慧光網“LIGHTS-AI”解決方案構建起低時延、高可靠的傳輸底座,400G規模商用與800G前瞻佈局同步推進,800G傳輸技術可實現每秒輸送300萬部高清電影的容量。

接入網領域,50G PON技術在工業場景試點應用,助推全光工業網向萬兆升級;家庭場景中,50G PON FTTR產品將家寬網絡從千兆帶入“帶寬+體驗”的萬兆時代。新型光纖技術更是亮點頻出:24芯多芯光纖打破國內傳輸記錄,4芯新品相較傳統光纖損耗降低超20%;空芯光纖以≤0.12dB/km的超低損耗突破石英光纖極限,1.2Tbps/1.5km實時傳輸實驗驗證了數據中心短距互聯的可行性。

面向AI智算需求,中國信科推出1.6T光模塊全系列產品,覆蓋短距到中長距全場景,並展示國內首款2.0T硅光芯片,夯實光通信領域技術“護城河”。

全棧算力創新:綠色低碳重構數字底座

在綠色算力領域,中國信科推出基於國產CPU&NPU的全棧解決方案,涵蓋通算、智算推理等30餘款服務器產品。

其液冷開放解耦方案顛覆傳統模式,通過“風液同源”技術架構,實現液冷CDU與風冷空調共享冷源,在15kW以上高密場景下運維成本顯著降低,推動液冷總成本追平風冷。該方案已在“東數西算”樞紐節點規模應用,助力算力行業從能源消耗轉向能效驅動。

全球化提速:輸出“信科方案”

爲推進全球化佈局,中國信科今年在匈牙利、泰國建成光纜生產基地,海外製造交付產能大幅擴張。通過在3GPP、ITU等國際組織增強話語權,其正推動中國技術標準融入全球體系。在“一帶一路”倡議下,聚焦5G/6G、光通信等優勢領域,爲全球數字化轉型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

從全光網絡的“光速革命”到空天地海的“全域智聯”,中國信科以微觀技術創新勾勒出宏觀數字基礎設施圖譜。

“連接數智化美好未來”不僅是企業願景,更是中國通信產業引領全球變革的時代註腳。這場MWC2025展會上的技術秀,或許正是未來十年通信產業變革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