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積極構建數字經濟安全可信網絡新生態
中國財富網訊 12月3日,作爲“2024企業家博鰲論壇”重要分論壇之一,以“數據重塑價值,智能驅動未來”爲主題的數據資產新質生產力大會在海南博鰲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指出,“大數據是鑽石礦”,但安全成爲其快速發展的瓶頸,所以我們要構建數字經濟安全可信生態系統。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發表主題演講
當前,數字化浪潮洶涌澎湃,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無疑成爲了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轉型的重要引擎。沈昌祥認爲,大數據是指無法用現有的軟件工具進行處理的海量複雜的數據集合,具有多源異構、非結構化、低價值度、快速處理等特點。“大數據是鑽石礦”,相當於從數據廢品和垃圾中收集處理,從中發掘知識和本質規律。隨着海量數據的進一步集中和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安全成爲大數據快速發展的瓶頸。
“人工智能大模型資金投入至少三百億元”,沈昌祥指出,大模型不僅面臨投資風險,同時存在學習機制的風險以及隱私信息泄露、侵權問題、可信與倫理問題等數據安全風險。
“我們要構建數字經濟安全可信生態體系”,他強調,可信計算是保障信息系統可預期性的技術,是指在計算的同時進行安全防護,確保計算全程可測可控,不受干擾。
同時,沈昌祥提出,要打造自主可信計算市場準入環境,發展新質生產力。一方面,利用大數據作爲“礦源”,用自主可信計算去挖掘生產。目前經過長期攻關應用,已開啓可信計算3.0時代,可以做到公鑰密碼身份識別、對稱密碼加密儲存、智能控制與安全執行雙重體系結構、環境免疫抗病毒原理、數字定義可信策略對用戶透明。另一方面,通過打造自主可信計算市場準入環境,可以搶佔核心技術制高點,擺脫受制於人的局面,可信計算目前廣泛應用於國家重要信息系統。
沈昌祥對自主可信計算前景充滿信心,他說,“完備的可信計算3.0產品鏈,將形成巨大的新型產業空間,對我們新質生產力起着巨大的推動和支撐作用,希望大家抓住發展機遇。”
據瞭解,本活動由新華社品牌工作辦公室、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國財富傳媒集團、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聯合承辦。(胡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