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中關村科金喻友平:大模型ToB市場遠遠沒被開拓出來

8月21日消息,近日,針對大模型和垂類大模型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垂類大模型的最佳實踐案例,以及中關村科金的發展規劃與思考。中關村科金總裁喻友平、中關村科金副總裁劉倩與本站科技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這次交流持續了3個小時,我最大的感受是,中關村科金非常務實,只做一件事,那就是讓垂類大模型真正落進Tob場景,做最苦也最有價值的事,做難而正確的事。

正如2024年11月,當時本站科技對話中關村科金總裁喻友平,他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中關村科金是一家“接地氣”的公司,而大模型已從“暴風驟雨”轉到“潤物細無聲”階段,產業智能化的進程不可阻擋,這是一條螺旋上升的道路,機會來了。

而十個月後的這次交流,喻友平和劉倩等高管談了更多最佳實踐,不可否認,這半年多來他們成果豐碩,不僅收穫了衆多行業頭部企業的大模型訂單,更是於近期入選了《財富》中國科技50強榜單,同期上榜的大模型企業還包括DeepSeek、字節跳動等。

喻友平說,中關村科金是全行業最先提出“垂類大模型”的企業,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跟進。他再次強調,相比通用大模型,垂類大模型在ToB場景更能產生價值和真正落地。垂類大模型不是“1個”大模型,它是一個完整的系統。

大模型必須去增收、降本、提效

通用大模型與垂類大模型的區別,一言以蔽之就是,有人仰望星空,也需要有人腳踏實地。

劉倩認爲,主流大模型玩家主要有三類,一類是頭部雲廠商度等,他們最終的戰略目的是雲生意,第二類是大模型創企,追求大模型的技術創新,第三類是類似中關村科金這類企業,追求以技術變革爲基礎的應用層創新。前兩者主打通用大模型,第三類主打垂類大模型。

對於賽道選擇,喻友平表示,中關村科金的目的就是爲客戶創造價值,去做“苦活累活”,他們在模型選擇上保持開放,全球的通用大模型都可以接入,同時,專注六個字:增收、降本、提效。

要做到這六個字並非易事,喻友平說,通用大模型和垂類大模型都是要爲客戶創造價值,解決實際的問題,但現在通用大模型是不能拿來直接用的,尤其在ToB場景中,“幻覺”問題是不被容忍的,否則後果很嚴重。

這個時候,就需要垂類大模型來解決問題,並且通過服務去深入具體場景,從而產生價值。“我們是一家大模型ToB的公司,基於通用大模型做出能夠幫企業去解決實際問題的垂類大模型。”喻友平總結說。

大模型ToB的生存邏輯

“垂類大模型”、“ToB”,這些戰略關鍵詞確認以後,就是怎麼做的問題。

在對話中,喻友平介紹,中關村科金提出了“平臺+應用+服務”的三級引擎戰略,第一層是平臺,自研得助大模型平臺幫助企業大模型落地縮短週期、降低成本;第二層是應用,扎到場景應用中去,幫助企業實現對外增長和對內提效;第三層是服務,爲企業提供方案匹配、高效響應的全生命週期服務。

尤其是服務,據劉倩介紹,中關村科金會提供“輕諮詢”,因爲有的客戶對於大模型如何結合業務是感到迷茫的,有場景、有需求、沒想法,這就需要他們深入客戶一線,參與頂層設計,讓AI真正產生價值,“我們的服務不只是交付,而是規劃,涵蓋大模型落地戰略規劃、方案設計、解決方案匹配等。”

據披露,中關村科金聚焦六大領域,金融業、央國企、政務法務、零售行業、工業製造、汽車行業,已累計服務了工商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申萬宏源證券、中國人保、泰康保險、中信證券、國家電網、中國船舶、中國長安、施耐德電氣、上汽集團、百安居、捷安特、基恩士等數十家500強客戶,爲2000+頭部企業客戶做好最後一公里的價值交付和服務保障。

ToB大模型落地的三年趨勢

我們還聊到了開源話題,喻友平非常看好開源的發展,認爲開源對垂類大模型企業非常有利,他判斷,現在大模型市場遠遠沒有被開拓出來,需要開源去做教育。

喻友平舉例,當DeepSeek出來之後,那段時間我們是爆單狀態,很多客戶點名要接入DeepSeek,後來才緩慢地有回落。總體來看,人工智能還替代不了企業級的產品,從歷史浪潮中的經驗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人工智能還遠沒有降到人人都是程序員的階段,需要有專業的人提供專業的服務,我們大有可爲。”

最後,劉倩補充道,在基礎模型代際節奏放緩的階段,比如大家期待的GPT5並沒有代際的變化,將技術潛力轉化爲產業實效的工程化能力、與業務場景深度融合的能力,更成爲決定競爭格局的核心變量 ——而這正是中關村科金一直在積累和沉澱的

本文來自本站科技報道,更多資訊和深度內容,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