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印尼GoTo集團:東南亞巨頭緣何選擇中國雲服務廠商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黃子瀟 深圳報道

一年前,印尼科技巨頭GoTo集團爲其雲遷移計劃展開全球招標,多家全球知名的雲供應商參與投標。

最終,中國的兩家頭部雲服務商分得一杯羹——騰訊雲承接了GoTo旗下的即時出行、配送業務Gojek,而阿里雲承接了其金融服務業務GoTo Financial及數字錢包GoPay。

“東南亞同業都在關注着這次遷移,之前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在9個月內將複雜的系統全部切換完成。”GoTo集團CTO William Xiong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6月初,阿里雲和騰訊雲均官宣了遷移進展。其中,Gojek的遷移項目被GoTo稱爲該集團史上最具挑戰性的項目。

當國內雲市場步入成熟期,中國雲服務商正在帶着業務經驗向海外尋求增量。

一次面向全球廠商的招標

GoTo集團是印尼最大的互聯網科技公司。2021年5月,印尼當地最大的電商平臺Tokopedia和網約車平臺Gojek合併爲GoTo,成爲印尼史上最大併購案。

目前,GoTo集團涵蓋三大業務板塊:出行服務(Gojek)、電商平臺(Tokopedia)、數字金融(GoTo Financial、Gopay等)。

在醞釀多時後,GoTo集團面向全球頭部雲廠商開展了一場公平且大規模的招標。該集團選擇了多雲策略,即爲ODS(Gojek等)、GTF(GoTo Financial等)、大數據三塊業務尋求不同的合作方,最終向中國供應商伸出了橄欖枝。

其中,騰訊雲拿下了複雜程度更高的ODS項目(對應Gojek),而阿里雲拿下了GTF(GoTo Financial等)和大數據項目。兩家公司於2024年9月份與GoTo集團簽署了爲期五年的戰略協議,並承諾了一系列目標。

GoTo 集團CEO Patrick Walujo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此前Gojek和大數據板塊主要使用谷歌雲,現在遷移至騰訊雲;GoTo Financial和大數據板塊過去使用亞馬遜雲(AWS),現遷移至阿里雲。

“相較於架構較新的GTF(GoTo Financial板塊),ODS(Gojek 板塊)存在的時間更長,從2016年到現在逐步累加的功能越來越多,整體遷移更爲複雜。”GoTo集團CTO William Xiong向記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 William Xiong此前在中國一家頭部雲服務商擔任副總裁,因此十分熟悉國內各家廠商的技術能力。“不同的選擇標準和能力,讓我們選擇了多雲架構的策略,從一個多雲(谷歌+亞馬遜)到另外一個多雲(騰訊+阿里)的架構。”

據悉,阿里、騰訊、衆爲資本等中國資本曾參與GoTo的多輪融資。GoTo集團於2022年掛牌上市,目前三大股東分別爲軟銀、阿里、GoTo Peopleverse Fund。

追求遷移“零感知”

在Gojek成功遷移至騰訊雲後, GoTo 集團 CEO Patrick稱此次遷云爲 GoTo 歷史上最具挑戰性、複雜度的項目之一。

Patrick的這段話並非誇大。在決定遷移的初期,很多工程師都找到集團CEO坦言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有兩個原因讓GoTo堅定了這一遷雲計劃:一是降低成本,二是加快產品研發及發佈速度。

過去,GoTo用戶的數據交互大部分發生在印尼,但云數據儲存在印尼境外。近年來,隨着其業務高速發展,用戶交易量暴增,容易出現用戶時延長,雲架構運維成本和風險高等問題。因此,需要更牢固的底層架構,才能滿足高併發和高增長的業務需求。

William Xiong表示,對於遷移,GoTo追求的是用戶的“零感知”,需要最大程度縮短宕機時間。此次遷移採用了熱遷移方式。

“GTF過去的模塊化的遷移基本做到了零感知。但Gojek遷移的挑戰是,原來的機房和大數據在印尼境外,到雅加達的延時較高,沒有辦法做到零感知,但仍要降低對用戶的影響,在步驟上要非常細化,就像火箭發射一樣。”

據悉,本次遷移採用的熱遷移技術具有高效的數據複製、災難恢復和回滾等功能,確保大規模系統割接期間的彈性和連續性。

除了要降低用戶影響外,由於遷移涉及Gojek千餘個微服務,業務和鏈路複雜度使得割接難度極高。Gojek和騰訊雲團隊緊密協同,歷時8個月專業調研和方案籌備,最終歷時4小時54分鐘,提前一小時完成遷移。

William Xiong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及了遷雲後的預期目標,即期望成本降低50%以上。“遷移之後還有很多優化工作,中長期會繼續和騰訊雲一起合作,最終達到我們的預期。”

海外雲市場空間幾何

除去本次遷移細節外,GoTo和騰訊雲負責人還談及了業務策略以及東南亞雲市場的情況。

記者瞭解到,Gojek的傳統業務爲“兩輪”。由於當地的交通情況、用戶習慣等,許多人會選擇摩托車出行,同時“兩輪”也包括外賣業務。目前該公司大約有300萬位摩托車司機。

當下,GoTo的業務正在逐步由“兩輪”到“四輪”擴展。外賣方面,希望從點對點方式逐漸向系統性的配送能力升級;打車方面,Gojek同時提供打摩托車和汽車的選項,目前使用了最新的電動汽車提升運力。

據悉,Gojek目前在印尼和新加坡提供服務。該公司解釋了過去沒有激進拓展其他市場的原因,即首先要確保服務好本地用戶需求,其基礎設施具備世界級的能力後再去拓展其他市場。

印尼是東南亞第一大經濟體。談及印尼市場整體的遷雲需求時,William Xiong表示,相當多的印尼公司具有遷移雲的意願,其背後多由多雲策略、降本增效等原因所驅動。

另外一方面,在2024年與GoTo集團簽署協議時,騰訊雲和阿里雲曾作出承諾。其中騰訊雲承諾2030年在印尼投資5億美元,涉及基礎設施、資源和新投資;阿里雲稱已在印尼爲近40萬名雲計算和人工智能人才提供培訓,並計劃到2033年將該數字翻番至80萬。

近期,作爲5億美元承諾的一部分,騰訊雲在印尼的第三個數據中心(IDC)已正式啓用,追平了阿里雲在印尼擁有的數據中心數量。

“在本次遷移中,我們從總部派了技術團隊到印尼,雙方團隊緊密合作。我們會在印尼持續擴大本地的服務支持力量。”騰訊雲國際副總裁兼東南亞地區總經理Jimmy Chen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