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微軟CTO韋青:AI的“iPhone時刻”?

*本站財經智庫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本文不構成投資決策。

出品|本站財經智庫

2025年是中國經濟復甦和轉型的重要之年,中國經濟面臨哪些關鍵挑戰?歲末年初,本站財經智庫推出特別節目《2025,關鍵挑戰》,邀請國內知名經濟學家、企業家深入解讀2025中國經濟將要面對的重要機遇與挑戰。

第一期:

2025關鍵挑戰:AI的“iPhone時刻”?

對話嘉賓:韋青(微軟中國CTO)

微軟CTO韋青提出智能機器人第四定律:機器人不能把自己宣誓成人(來源:C位觀察)

過去幾年,人工智能實現了關鍵技術突破,各類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層出不窮,人工智能產品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科技、醫療、生物醫藥等領域的研發效率也在AI的加持下得以大幅提升。

不僅如此,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也授予了兩位在機器學習領域做出開創性貢獻的科學家:約翰·霍普菲爾德(John Hopfield)和傑弗裡·辛頓(Geoffrey Hinton)。可見,AI在產、學、研領域都有重要價值。

與此同時,AI產業競爭日趨激烈,人工智能產業鏈也成爲資本所熱捧的領域之一。在造富神話背後,也有不少人認爲AI產業存在着估值泡沫、紅利分配不合理以及倫理困境等問題和挑戰。2025,我們應該如何理性看待AI產業的發展趨勢?微軟中國CTO韋青給出了專業分析。

韋青參考業界將現階段人工智能的發展類比爲2007年 iPhone 發佈的 “iPhone 時刻”的觀點,進一步提出,彼時,“憤怒的小鳥”、“植物大戰殭屍”等早期應用廣爲流行,然而隨着時間推移,如今關注它們的人很少。這意味着當下許多人工智能應用和形態,可能僅處於類似早期以娛樂、消耗爲主的階段,未來會向重構人類工作、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方向發展。

微軟 CEO 薩提亞・納德拉在2024年5月微軟全球技術大會上,對這一輪AI技術的目的曾作出聲明。其一,智能設備不應讓人類耗費精力去學習使用;其二,人工智能的核心使命是減輕人類因信息過載產生的認知負擔。韋青則認爲,現代科學快速進入一個關鍵階段——如同進入改革的複雜階段。隨着人工智能持續發展,未來或許在五年、十年甚至百年間,人類憑藉對自身感覺、知覺、認知等能力的不斷探索,以及對記憶、思考、判斷的深化,將對一直以來困擾人類的“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這三大基本問題實現根本性的認知變化,從而達成認知提升和文明升級。

然而,審視當下社會對機器能力的討論,韋青認爲這些討論存在問題。諸如機器是否會取代人類、產生意識甚至毀滅人類等話題,雖從人類現有認知邏輯上看似有可能性,但是人類纔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或者朋友,機器不是。這種能夠模仿人類思考的機器已經被設計出來,有相當多的人類對其能力來源一知半解,要麼神化之,要麼妖魔化之,要麼擬人化之,在這種認知前提下的諸多判斷,於事無補。當前最緊要的任務是對這種機器能力的袪魅,並引導公衆依據“以人爲本”的原則,將這種機器能力應用於提高人類福祉的領域。畢竟,人工智能如同利刃,具有助人及害人的兩面特性。上世紀40年代,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出於保護人類免遭機器傷害的目的,提出了著名的機器人學三定律。而韋青認爲,在如今“能指”與“所指”難以分辨的時代,還應該補充一個定律,他因此提出了自動機第四定律。即,未經人類許可,任何機器不得以名稱、行爲、動作、形象、表達等方式自我宣稱是人,而應始終明確自身機器的定位。這一定律及其諸多變體,如禁止機器自我表徵爲人的形象、聲音要體現機器特徵等,能大幅降低人類的認知負擔和認知偏差帶來的風險。

微軟CTO韋青提出智能機器人零信任原則(來源:C位觀察)

與此同時,鑑於智能機器的進步未如預期般讓人迴歸探索初心,反而使許多人沉迷於電子像素和音波構成的能指世界,韋青借鑑網絡安全領域的零信任原則,構建了信息攝取的零信任原則。他認爲,零並不是不信任,也不是信任,它其實應該叫空,類似於計算機中的空函數、空指針一樣。其次,它無關信任與否,先默認電子媒體信息不可信,每條電子信息都要驗證確認,每個內容首先要確保是真實的,即是一個真的消息;然後,這個真的消息能夠表徵真實的現象。這兩者屬於不同的層級,一個是“實”(real),一個是“真”(true),需要進行驗證(V)和確認(V)。第三,只攝取有限的、能消化的信息。這三點恰恰可以通過人工智能的參與而幫助人類實現如同食品健康一樣的精神食糧健康,其初心在於幫助人們高效、準確處理信息,迴歸探索人生的本質。

韋青強調,將自動機第四定律和信息攝取零信任原則結合,能夠使人從沉重的認知負擔中解脫出來,進而實現從數據、信息、知識向智慧的提升。這需要全社會各界民衆與管理者的共同參與,人們不應受限於當前的認知範圍,而應勇於跳出熟悉區域,向未知領域探索,目標是構建一種結合信息、物質與能量於一體的新型文明。當然,進入未知領域必然會面臨試錯風險,因此需要具備容忍錯誤的能力和心態。

本站財經智庫(微信公號:wyyjj163) 出品

本站財經智庫是本站新聞打造的財經專業智庫,整合本站財經原創多媒體矩陣,依託於上百位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智慧成果,針對經濟學熱點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打造有態度的前沿財經智庫。歡迎來稿(投稿郵箱:cehuazu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