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泛能網:三駕馬車讓能源進入無人駕駛新常態
8月5日消息,新奧泛能網新品發佈會近期在北京舉行。活動上,泛能網相關負責人表示,能碳大模型、專業Agents、能碳智控可以讓我們的能源系統脫離過去,真正進入未來的無人駕駛的狀態。
在AI的應用方面,泛能網是全面擁抱的,甚至爲了讓員工更好地參與到AI浪潮中,用起來AI,但凡有AI工具的更新,公司都會買來讓員工嘗試,積極擁抱變化。
2024年,泛能網首創提出“能源領域的自動駕駛”概念,推出了能碳智控一體機,廠商同行紛紛跟進,行業開始聚焦怎樣將業務與AI相結合;今年,泛能網在去年的基礎上,認知再次升維,提出了以“能碳大模型、專業Agents以及能碳智控”爲載體的三位一體能源自動駕駛體系,推動能源系統向無人駕駛再次邁進一步。
“未來能源體系會像交通領域一樣,實現無人和自治狀態,這個未來或許很遠,可能需要20年~30年。雖然週期漫長、路途艱難,但泛能網信心堅定,投入堅決,這個預期一定要實現,也一定會實現。”泛能網對未來充滿信心。
從智能算法到智能體,智控一體機三年翻百倍
如果說2024年是AI大模型元年,2025年則是公認的智能體元年,AI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成爲行業變革的核心元素。能源領域也不例外。
2024年,泛能網結合十多年泛能實踐以及對AI技術的認知,提出“能源系統的自動駕駛”概念,並且構築了泛能仿真系統,該系統以“選用訓生”的方式打造了“大模型加小模型”的能碳產業大模型。同時,泛能網以泛能仿真爲內核,推出了融合能源技術與智能技術的能碳智控一體機,也就是能碳產業大模型的“具身智能”。
今年,泛能網與時俱進提出了“專業Agents”概念。
“從專業智能算法到Agents架構,不是追時髦,Agent確實帶來理念上的革新。”泛能網給出了理由:“Agent可以超脫於任務本身,直接交付結果。Agents越來越多,也給調用創造了條件。B端的業務就要靠Agents,B端執行是一種多場景多任務的貫穿,反而更需要Agents這種架構。”
因此,今年泛能網正式發佈了能源體系自動駕駛的體系架構,也就是能碳大模型、專業Agents和能碳智控一體機。這三者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智能閉環。
能碳大模型作爲決策大腦,融合物理規律與行業知識,生成能源優化策略;專業Agents則形成了高效的執行網絡,將策略拆解爲具體任務並協同多場景子Agents落地;能碳智控一體機作爲物理終端,通過實時感知與執行完成最後一步。
從感知到決策和執行,這三類產品協作形成了閉環,推動能源系統從人工管理邁向自治運行。從能源管理的維度看,這一體系重構了管理模式,大模型確保了決策科學性,Agents實現了跨場景協同,一體機軟硬一體,打通了虛實的邊界。
在這一體系下,工廠能源調度不再依賴經驗,而是由系統自主優化;酒店製冷可根據人流動態調節,節能30%以上。未來,隨着L3級局域自治普及,能源管理將像自動駕駛一樣智能,而三者的協同將成爲能源互聯網的基石,推動千行百業向零碳轉型。
從概念到落地,泛能網一直走在了行業的前列。當被問及這套體系的跟進門檻時,泛能網坦言,能源智駕的門檻比較高,他們“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被跟隨是行業領頭羊的宿命。
泛能網之所以能夠做到領頭羊的位置,除了在能源產業35年的積累以及新奧集團母公司的支持外,更多來自於團隊對“能源+AI”的領先認知,以及跨領域複合型人才的儲備。
"我們依託新奧集團和新奧能源的強大支撐,擁有豐富的客戶資源、多元化的應用場景以及深厚的行業數據積累。能源行業具有天然的壁壘屬性,數據私密性強、價值密度高,這些都是構建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該公司強調,"這些獨特的資源優勢,爲我們築起了數據護城河。"
在能源與大模型結合層面,從理念到規劃到落地,如果沒有領先於客戶和同行廠商的認知,就只能是跟隨。
“爲了確保認知領先,我們特別重視人才梯隊建設。”泛能網介紹,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公司就對人才結構進行了大幅調整,懂大模型的人越來越多,具備全量能源認知的專家也越來越多。
可以說,泛能網高度重視AI技術在公司內的應用推廣,不僅要求全體工程師使用新上線的智能工具,還定期邀請行業專家開展專題培訓與經驗分享,全面提升團隊的AI應用能力。
正是由於泛能網智能化體系的推出,客戶發現他們不僅在公輔領域實現了能源的降本、節能、降碳和便捷,還有額外收穫——生產環節的效能也提升了。
在新品發佈會的活動上,泛能網以印染行業爲例,分享了其產品在客戶的最佳實踐。比如在染色環節,他們通過算法幫助染缸節能的同時,還提升了印染產品的質量,年累計減少的布匹損耗,可製作約506萬件T恤。
“我們關注的不光是溫度這一個參數,同時我們還要關注殘渣,包括煙氣排放等等安全問題,在這樣一個嚴苛要求之下,我們通過仿真、通過大模型生成了定型機智控能力。定型機智控能力被印染行業的多工序Agents所調用,我們給生產車間的主管、操作員和運維工打造了虛擬助手,他們通過虛擬助手完成工作閉環。”新奧泛能網CPO王尊說。
泛能網同時爲印染廠商打造一個外掛的泛能仿真Agent,它可以判定虛擬助手的每一步執行單元是否正確,同時它還可以監控全局,實現整個系統的不斷自我進化。
印染行業的智能化故事,換一種形式,同樣可以在食品、酒店、新能源汽車等行業上演。
據泛能網透露,他們希望這套智能體系在今年可以穿透3個~5個行業,端側智能體應用將超過2000+部署。“希望三年後可以滲透到50個~100個行業,終端智能化實現L2甚至L3級的部署,那麼三年以後智能終端的設備可以超過20萬個,也就是在目前的基礎上再翻100倍。”
預研L4,能源體系自動駕駛終局如何?
雖然已經進入行業的無人區,但泛能網並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據介紹,泛能網正在研發L3級,預研L4級。
泛能網將能源自動駕駛體系劃分爲L1-L5五個等級。現階段的衆多市場產品聚焦在L1到L2,即少量自動化、少量無人蔘與,L2大部分可以靠機器決策。
泛能網現在正逐步突破L3,即局域自治,不需要人蔘與決策,就能確保安全、經濟、高效、便捷。未來到了L4、L5,可以多領域智能運行,打通水、氣、電、熱、冷,實現多能源的自主協同。
“能源體系的自動駕駛終局是什麼樣?將來在一個城市,甚至更大的範圍內,能源跟交通領域一樣,也有自己的雲端系統,有自己的調控指揮。能源系統和物聯網協同優化,中間有很多工廠和網絡;到了底層,就是具備像自動駕駛車輛那樣的一個個能源子系統。”泛能網暢想道。
從L2到L3再到L4的演進,絕非簡單的版本迭代,而是涉及技術突破、系統和生態協同適配等多維度的挑戰。
“能源體系對安全的容錯率特別低,這意味其底線特別高,不能出現安全事故,不能出現質量事故,不能在調整的時候突然斷電、跳閘,或者機器過載,安全質量容錯率非常低。因此,從L2到L3比的不是上限,而是下限的能力。”泛能網指出。
實現這個目標可能需要20年,甚至30年。過程會很漫長,也會遇到很多困難,技術發展充滿變數,泛能網表示會堅持投入,絕不放棄,一定要實現預期。
當然,走向未來的路需要更多合作伙伴一起共建。泛能網希望在生態體系上越做越強,形成飛輪效應,與夥伴和客戶一起走向能源自動駕駛的未來。(崔玉賢)
本文來自本站科技報道,更多資訊和深度內容,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