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崖式分手」其實有跡象!4種信號透露伴侶「對關係不滿」
▲陳妍希、陳曉突然爆出離婚,心理師分析,感情生變前都有跡象。(圖/資料照/柴視覺提供)
【引言】藝人陳妍希和陳曉突宣告離婚,令粉絲錯愕,據悉男方長期對女方冷暴力,拒絕溝通、封鎖聯絡方式等。網路上也常見「斷崖式分手」的討論,也就是感情忽然在一夕之間生變,事前似乎感受不到跡象,就被提出分手或離婚。不過心理師林萃芬分析,許多感情變質,應該不是瞬間發生,而是長期累積的結果。當感情出現裂痕時,自己或伴侶對關係不滿,可能早就悄悄顯現不少「信號」。
文/林萃芬摘自/時報出版《從外遇洞察人心:療愈創傷與重建信任》
許多人在面對感情變質時,總會疑惑:「我們明明相處得好好的,怎麼會突然不適合?」或者執着地認爲:「他的分手理由根本只是藉口,肯定是劈腿了!」然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感情生變往往有跡可循,只是多數人沒有及時察覺。
當一個人開始對關係感到不滿時,通常會出現4種典型反應:
1、主動有建設性 —— 直接表達不滿,希望改變關係。2、被動有建設性 —— 給對方暗示,希望對方自行改變。3、被動破壞性 —— 假裝沒事,但私下冷處理關係。4、主動破壞性 —— 乾脆不說,直接抽離關係。
▲感情變質之前,往往有訊號。(圖/CFP)
1、你的伴侶最近常對你發脾氣嗎?可能是「主動有建設性」的求救信號:
有些人在關係出問題時,會選擇大聲抱怨,試圖讓對方意識到自己的需求,進而改變行爲。例如,當某位丈夫想養狗來陪伴自己,但妻子不願意時,丈夫可能會反覆強調自己的需求,而妻子則專注於否定這個選擇,忽略了丈夫真正的情感需求。這類人大多不會無聲無息地離開,會一次次提出警告,直到完全死心纔會選擇分開。 2、你的伴侶最近給你「最後機會」?這可能是「被動有建設性」的信號:
有些人在感情中不會直接發火,而是會反覆釋放警訊,比如說:「我再給你一次機會,你要好好表現」、「再觀察你一段時間,你最好快點改變」⋯⋯這些話聽起來像是在給對方臺階下,但其實是感情逐漸消磨的前兆。許多人在伴侶出軌後纔回頭想:「他之前其實一直提醒我,但我沒當回事」,等到真的走到無法挽回時,才發現這些話早已透露了感情生變的信號。
▲感情生變前通常有4種不同的「信號」。(示意圖/CFP)3、你的伴侶變得安靜、不再爭吵?小心「被動破壞性」正在發生:
另一種更隱晦但危險的跡象,是當對方不再爭吵、不再抱怨、不再主動聯繫。這類伴侶可能表面上沒事,實際上卻已對關係失去期待。他們會減少與你的相處時間、私下向朋友抱怨,甚至在這過程中,因爲情緒缺口,容易發展出「外遇型」的感情寄託。當感情走到這一步,通常也很難回頭了。 4、對方突然消失、不願意溝通?他可能早已決定退出:最傷人的分手方式,就是什麼都不說、直接冷漠切割,甚至像網傳陳曉「封鎖陳妍希」那樣,讓對方完全聯繫不上,瞬間切斷所有聯繫。在心理學上,這被稱爲「主動破壞性」的反應,通常會給另一方帶來極大的心理創傷,導致未來在感情中產生極高的不安全感,甚至演變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羣」(PTSD)。 ●離婚的「警訊」你有察覺嗎?
許多伴侶在感情變質的時候,往往選擇忽視、逃避,或者抱持「時間久了會變好」的心態,但心理學告訴我們,不滿的情緒不會無故消失,反而會在長期積累後爆發。
如果你希望避免走到「突然離婚」這一步,不妨先回頭看看,你或你的伴侶,是否已經在關係中發出了「求救信號」,而你卻沒有察覺?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從外遇洞察人心:療愈創傷與重建信任》,作者林萃芬,諮商心理師,專長感情諮商、外遇後重建信任及親密關係等。該書分享:每段外遇背後,都藏有深層次的心理需求與徵兆,透過引導,將學會如何療愈情感創傷,重新找回自我價值;並深入瞭解外遇背後的心理動機,啓動療愈之路,重建破碎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