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時評:中超判罰需尺度統一

閃電體育4月28日訊上週末,山東泰山主場 0-1 不敵上海申花,賽後崔康熙久久沉默,無聲抗議的背後,是球隊對裁判判罰的無奈與不滿。本輪焦點戰,裁判再次地成爲“主角”,也讓中超聯賽 9 輪過後判罰尺度不統一的問題愈發刺眼。

本場比賽,申花李可踩踏馬德魯加腳踝、米內羅推人犯規,裁判都視而不見;泰山隊劉洋、王彤正常防守卻被黃牌警告。同樣的動作,不同的判罰。這樣的判罰尺度堪稱“雙標教科書”,基於這樣的尺度,泰山隊的球員們爲了避免犯規,正常身體對抗都變得戰戰兢兢。下半場最後時刻,裁判對於高天意的手球沒有任何判罰,成爲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回顧前幾輪,類似情況屢見不鮮。第八輪,泰山隊澤卡踩踏被紅牌罰下,同輪海港魏震的踩踏僅得黃牌;第七輪高迪踩踏克雷桑也只吃黃牌;第三輪周定洋先被紅牌罰下,後又被足協評議改判黃牌。近似的犯規動作,卻有着紅牌、黃牌、評議紅牌改判黃牌等不同判罰結果。到底怎樣才能統一判罰尺度?

判罰尺度的公平、公正、統一是競技體育公平的基礎保障。如果中超裁判繼續在比賽中充當主角,不能夠保證執裁的公平公正,怎麼能夠給中超的良性發展創造正確的價值引領?中國足協目前的賽後評議機制雖具積極意義,但碎片化解讀難以形成執法共識。期待未來當判罰爭議從情緒宣泄,轉化爲推動規則體系完善的動力時,中國足球才能真正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專業根基。

閃電體育 丁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