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建議大法官人選 4人出線

最高法院法官鄭純惠(中坐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7名大法官懸缺,總統府上月21日籲請各界踊躍推薦或自薦大法官人選,期限今日到期。據瞭解,司法院提出4名人選,分別是最高法院民事庭庭長魏大喨與法官鄭純惠、刑事庭法官蘇素娥、最高行政法院法官張國勳,4人分別由最高院、最高行推薦。

司法院所推薦的4名大法官人選,都有豐富的審判與司法行政經驗,也無明顯政黨傾向。

蘇素娥爲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學士、美國加州柏克萊分校法學碩士,司法官班第30期結業,曾任司法院刑事廳廳長、士林地方法院院長;她擔任刑事廳廳長期間,是國民法官制度的重要推手,一手主導相關草案的研擬、推行。蘇素娥強調,改革不是煙火秀,法庭也不該是充滿風險的實驗室。

魏大喨爲臺大法學博士,研究專長爲民法、民事訴訟法,曾任大法官書記處長(改制前)。2001年行政院通過修正民法親屬編第1057條條文,確立贍養費請求、給付等執行的細部規範,一改過去僅限判決離婚的無過失一方,且證明生活陷於困難者,才能請求贍養費的規定。未來,無論是經判決離婚或協議離婚,凡因離婚而致生活陷於困難,都可向另一方請求贍養費,保障離婚後生活。時任臺灣高等法院法官魏大喨表示,這是民法規定夫妻互相負撫養義務的延伸,同時提醒決定結婚的人,要慎重以對。

鄭純惠爲臺大法研所碩士,以第一名成績自司法官28期結業,表現向來傑出。鄭純惠任職高院時,曾審理2004年總統大選訴訟案,從千頭萬緒、漫無目標中,一一理出審理步驟、爭點,表現備受肯定,4百多頁的判決書,絕大部分是她負責。

鄭純惠後來出任高院書記官長,爲高院首位女官長,不過她當時謙虛表示責任就是把工作做好,是不是高院第一位女官長並不重要。

張國勳爲臺大法律系司法組學士、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公法組碩士,在任行懲廳廳長期間力推訴訟新制,2023年8月15日起最高行政法院將開庭常態化。

有「低音歌后」稱號的葉蔻(本名陳懿琳)參加中醫特考,以0.82分落榜,她歷經7年訴願,2013年終獲考選部補行錄取,以及時任考試院長關中的一句道歉。張是承審法官,他在判決中首度打破閱卷委員對申論題評分一律有判斷餘地的固有見解,認爲如是有標準答案的申論題,法院仍可審查評分的適法性;考選部後來未上訴,並依判決要求的原評分標準重新評閱,公告補錄取包括葉蔻及其他9名考生。

張國勳認爲法律冷冰冰,但審判的案件有血有肉,法官不能機械式地適用法條,當法律不合時宜,應挑戰法律的合憲性。

此外,法官協會、女法官協會也將推出建議名單。

最高法院民事庭庭長魏大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高行政法院法官張國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高法院法官蘇素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