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文摘」中文版出刊一甲子停刊 曾經的閱讀窗口已成為回憶
爲增加臺灣本土的報導比例,讀者文摘中文版首次設置臺北編採部主任,九月份起延攬詩人杜十三新任此職,此期封面人物則是臺北市長馬英九。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1/09/04 趙慧琳攝影)
1965年3月「讀者文摘」國際中文版創刊,總部設於香港。這本來自美國的暢銷雜誌雅俗共賞,風格優雅溫馨,收入許多膾炙人口的文章與笑話,尤其偏愛報導平凡小人物的不凡事蹟。由於當時臺灣環境仍相當封閉,「讀者文摘」中文版成爲臺灣讀者擴展視野的窗口,陪伴許多人成長。
【推薦閱讀】 文青族最愛、來自世新!免費報紙《破報》1995年創刊現已走入歷史 「裸體加屍體」當賣點?蘋果日報當年5元上市改變臺灣報業生態
「讀者文摘」國際中文版創刊號發行七萬本,包括在臺灣發行兩萬本,每本售價新臺幣十元。這本雜誌在商業市場上獲得巨大成功,十年後每期發行超過二十五萬本,全盛時期達到每期三十萬本以上。
1967年10月,「讀者文摘」中文版舉辦「免費遊覽美國」比賽,由於這是在1979年政府開放出國觀光之前的時代,因此對臺灣讀者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比賽辦法是讀者要預測當月「讀者文摘」中文版最受歡迎的五篇文章,還要寫下三十字以內希望訪問「讀者文摘」紐約總社「歡樂村」的理由。這個比賽迴響相當熱烈,共有亞洲各地六千位以上讀者寄信參加。最後,這個免費暢遊美國兩週的唯一獎項,經評選後由臺肥公司職員吳先生獨得,開啓他人生第一次出國的機會。
中文版首任總編輯是「幽默大師」林語堂的次女林太乙,在任長達二十三年。她的中英文造詣俱佳,並對編輯的要求嚴謹,甚至連「浮世繪」、「開懷篇」這類笑話專欄也是。由於每週會收到數千封投稿的笑話稿,經過編輯審覈與查證、總社及律師過目等流程,錄取率大約僅百分之一,從投稿到刊登往往要花幾個月。
然而,隨着人們的閱讀習慣改變,流傳一甲子的「讀者文摘」中文版於2025年8月吹熄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