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上僱主責任險騙保漏洞,爲勞動者權益護航
原標題:堵上僱主責任險騙保漏洞,爲勞動者權益護航
陳曦
據4月18日《工人日報》報道,一段時間以來,僱主責任險成爲保險欺詐的“重災區”。一些不法分子與用工企業、律師、鑑定機構以及醫療機構內部人員達成合謀,利用保險公司承保審覈、理賠調查等環節的漏洞,採用多種手段進行騙保,使僱主責任險淪爲其“搖錢樹”。
作爲一種商業保險,僱主責任險由僱主自願投保,能夠爲其分擔因僱員在工作過程中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而導致的經濟賠償責任。這一險種在降低企業用工風險的同時,也可與工傷保險互爲補充,讓勞動者及時獲得賠償,是我國職業傷害賠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現實中,僱主責任險正在偏離多贏初衷,變成一些別有用心者的“斂財工具”。從各地警方近期披露的案例來看,此類騙保行爲呈現職業化、跨區域、全鏈條特徵,保險中介、用人單位、鑑定機構、醫療機構之間互相勾結,作案手段越發隱蔽而複雜。例如,有的黑心企業用同一工傷事故向多家保險公司重複投保、多頭索賠;有的不法機構誇大事故程度、傷殘等級以索取超額賠付;還有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幫助企業僞造工傷事故,或將非工傷事故加以包裝,從而騙取保險賠償。三種情形兼而有之的也並不少見,性質尤爲惡劣。
僱主責任險成爲騙保“重災區”,不僅擾亂了保險市場秩序,也有損勞動者權益。其一,在騙保時,很多保險中介與企業合謀誘騙勞動者簽署空白協議、作僞證,卻在賠償款到賬後極力壓榨受傷勞動者,大肆侵佔、截留理賠金,讓勞動者無力支付治療費用;其二,賠付率的異常會倒逼保險公司提高保費費率,進而導致用人單位購買保險的意願降低,這意味着勞動者少了一重保障;其三,當企業在工傷事故中“有利可圖”,一定程度上將誘使經營者漠視生產安全,這對勞動者非常不利。
騙保行爲屢屢得逞,暴露出一些保險公司存在機制漏洞。從承保環節看,激烈市場競爭下,很多保險公司爲攬客而降低投保門檻,且在覈保過程中未能充分覈實投保企業的真實情況;此外,各公司間尚未建立起數據共享機制,難以有效識別重複投保行爲。從理賠環節看,隨着保險公司紛紛開通線上業務,異地投保僱主責任險成爲趨勢,而當保險事故發生後,異地保險公司無法及時展開現場勘查。這些都給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推動僱主運費險良性發展,是爲合法經營的企業兜底,也是爲勞動者權益保駕護航。打擊遏制保險欺詐,需要監管部門重拳出擊、形成威懾,更需要保險行業自查自糾,從源頭上堵住規則漏洞。此外,勞動者也要進一步增強法治意識,增強對相關保險知識的瞭解,防止自身成爲黑產鏈上的“工具人”,淪爲保險詐騙的“幫兇”。
僱主責任險被“玩壞”,也傳遞出更深層信息:當勞動權益保障“工具箱”日益豐富,如何讓每件工具物盡其用、不被濫用,是相關方面須直面的問題。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