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下):中美是全球AI競賽的主要推動者

在全球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政策制定者和企業面臨許多潛在風險與挑戰。國際局勢的不穩定性、從地區衝突升級到氣候變化的突發影響,都是未來幾年需要應對的風險。同時,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爲全球經濟帶來新動能,特別是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突破,預示着全球科技競爭將發生重大變化。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日前獨家專訪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Michael Spence)。作爲全球知名的經濟學家,邁克爾·斯賓塞曾在斯坦福大學商學院擔任院長,並因在信息經濟學領域的開創性貢獻榮獲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在此次對話中,邁克爾·斯賓塞就2025年全球經濟的結構性變化、人工智能投資浪潮以及可能出現的“黑天鵝”風險進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儘管全球經濟持續面臨挑戰,但科技進步、供應鏈調整以及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將在未來幾年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國,他認爲其在人工智能競賽、全球治理體系重塑以及經濟結構調整方面的影響力正日益增強。

未來幾年將現一系列科技突破

南方財經:你認爲政策制定者和企業在2025年應該爲哪些不可預見的風險或者說“黑天鵝”事件做好準備?

邁克爾·斯賓塞:黑天鵝事件很難預測。但如果真的會發生,我猜測可能會以某種形式的戰爭出現,這通常是由於信任的崩潰以及合作的失敗,導致局勢升級。不過,具體會在哪個地區發生,我無法確定。

此外,氣候變化方面也始終存在黑天鵝風險。當前,極端氣候事件的頻率和強度上升。大多數人認爲,這並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但趨勢已經相當明顯。

不過,到目前爲止,我們還沒有經歷過那種真正意義上的黑天鵝事件,即能夠觸發關鍵臨界點的突發變化。例如,如果南極洲大量冰層突然崩解,或大西洋洋流(如墨西哥灣流)改變方向,那麼可能會引發極爲劇烈的全球性影響。這是另一個領域,我們可能會看到極具衝擊性的事件發生。

即使在不那麼戲劇化的層面,我們似乎也在不斷面臨各種意外的變化。其中一些是正向的,尤其是在科學和技術領域。例如,中國最近的DeepSeek取得了重大突破,全球都在爭相研究其技術原理和實現方式。

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類似的情況。如今,多個科學領域的進展令人驚歎,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人工智能工具所推動的。例如,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DeepMind團隊,以表彰他們在AlphaFold蛋白質摺疊方面的研究突破。

此外,谷歌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尤其是在降低系統錯誤率方面。儘管我們目前還沒有真正可用的量子計算機,但在生物醫學、生命科學、物理學、材料科學等領域,我們即將迎來一系列令人震驚的突破。對於關注這些進展的人來說,未來幾年無疑將是令人興奮的時代。

南方財經:你剛纔提到了中國在技術突破方面的一個重大進展——DeepSeek。你如何看待中國在這場全球人工智能競賽中所扮演的角色?

邁克爾·斯賓塞:我認爲中國是人工智能領域的超級大國,這主要歸因於中國擁有大量受過高水平訓練的頂尖人才。這種優勢由來已久。過去,美中兩國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曾經進行頻繁的學術交流,但隨着兩國關係的緊張,這種交流變得越來越受限。因此,目前這種跨國合作的機會比以前要少得多。在DeepSeek取得突破之前,很多人可能還認爲,美國對中國實施的高端半導體出口限制,尤其是對最先進的GPU的限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中國的人工智能發展進程。然而,現在來看,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從更廣義的角度來看,當面臨高昂的基礎設施成本和技術壁壘,無論是由於技術難題,還是由於地緣政治限制,有才華的人總會找到創新的方法來突破障礙。這並不是第一次發生類似的情況。我還記得,在冷戰時期,蘇聯的硬件被廣泛認爲遠不如西方國家的先進設備,但蘇聯的軟件工程師卻被公認爲世界級水平。他們通過優化軟件的方式,讓較落後的硬件仍然能夠達到可用的程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DeepSeek的突破就是類似的例子。

總體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如果能夠降低人工智能發展的計算成本,那麼就意味着更多的國家、更多的人才可以參與到這場人工智能革命之中。我認爲,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和美國仍然會是全球人工智能競賽的主要推動者。但如果放眼更遠的未來,或許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個世界:人工智能的發展不再僅僅由少數國家主導,而是讓全球更多擁有才華的科學家、工程師和研究人員能夠更容易地加入這場科技變革。

AI對經濟的影響將在未來十年逐漸顯現

南方財經:最近,特朗普宣佈通過“星際之門計劃”(Stargate Project)對人工智能領域進行高達5000億美元的大規模投資。考慮到這一投資的巨大規模,你如何看待它對美國經濟的影響?這是否可能加劇新興經濟體與發達經濟體之間的經濟差距?同時,這項計劃是否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重大經濟後果?

邁克爾·斯賓塞:確實,這是一筆鉅額資金,而且顯然這項計劃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來支撐其實施。因此,我相信中美兩國政府都非常清楚其中涉及的能源需求和基礎設施挑戰。

不過,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人工智能的短期影響主要會體現在AI本身的發展以及科學領域的進步。儘管從長期來看,人工智能無疑會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影響,但這種變化往往不會一蹴而就。

在今年達沃斯論壇上,我們聽到了大量關於人工智能的討論,但實際上,很多企業仍然處於觀望和探索階段。例如,思科(Cisco)的CEO曾表示,目前只有15%的客戶已經明確了他們的人工智能戰略,而剩下的85%仍在摸索之中。如果企業尚未找到清晰的應用方向,那麼他們實際上還未真正進入AI變革階段。

目前,人工智能確實吸引了全球的關注,但關注AI與真正推動商業模式變革、技能升級和技術應用之間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這些挑戰會逐步解決,各行各業會找到適合自身的AI應用方式。不過,這種應用方式並不會在所有行業中一刀切。

例如,在醫療保健領域,人工智能的潛力巨大,涉及多個維度的應用,如環境智能(ambient intelligence),更不用說在生物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突破。而在中國和德國的工業領域,AI的應用則更側重於機器人技術和製造業創新。同樣,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強大的人工智能系統可以顯著減少低效運營,因爲它能夠處理複雜度遠超人類認知能力的信息流。這些例子表明,人工智能的影響將會是漸進式的,預計在本世紀20年代末,它的作用纔會在宏觀經濟數據(如生產力和經濟增長率)中逐步顯現。而在AI的採用過程中,不同地區和行業之間可能會出現差異化,即有些行業會更快實現變革,而另一些行業則需要更長的週期來適應。

總的來說,我認爲人工智能的變革將首先在適應週期較短的領域產生重大影響。例如,AlphaFold就是一個典型案例。目前,全球190個國家約250萬至270萬名生物學家正在使用該系統,而這一應用普及的速度僅僅用了幾年時間。DeepMind將其開源後,科學家們迅速採用並將其應用於研究工作中。但經濟領域的變革並不會像AlphaFold那樣迅速發生。我預計,人工智能對整體經濟的重大影響將在未來十年內逐步顯現,並且影響力將不斷增強。

南方財經:你的書《長久危機》(Permacrisis) 是在2023年秋季出版的,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年半的時間,而且這本書已經被翻譯成多種語言。與當時相比,你認爲世界是面臨更大的風險,還是正變得更好?

邁克爾·斯賓塞:我認爲情況基本沒有太大變化。在過去一年半里,並沒有發生什麼特別令人驚訝或與我們書中預測不符的事情。當然,我們經歷了更多的衝擊。在書出版時,全球正在經歷一場衝突,而現在則增加到了兩場,希望它們能在相對不遠的未來結束。此外,我們當時預測,技術和科學領域將會迎來大規模的變革和重大突破。這些發展或許比我們最初預期的要來得更快一些,但總體趨勢是符合預期的。

唯一的例外可能是政治和社會領域的變化。或者說,幾乎沒有人預測到特朗普的勝選,更不用說勝選的幅度。當時的主流觀點認爲選情會非常膠着,但最終的結果表明,特朗普贏得了一場相對明顯的勝利,而共和黨同時控制了參議院和衆議院。這確實是我們未曾預料到的一個變量,並且它將對全球經濟及其他多個領域產生重大影響。

除此之外,全球經濟的演變、大規模供應鏈多元化趨勢、許多中國企業在全球製造業領域的投資,都與我們之前的預期大體一致。這些投資部分是爲了規避原產地規則的限制,但也確實是因爲這些地區本身蘊含着經濟機遇。總體而言,我認爲全球形勢並沒有出現劇烈的“九十度轉向”。至少從我目前觀察來看,自我們寫這本書以來,世界依然在沿着既定軌道發展。

南方財經:在我們上次對話中,你特別強調新興經濟體在全球治理中需要擁有更強的發言權。中國是全球領先的新興經濟體,同時也是多極世界秩序中的關鍵參與者,你如何看待中國角色的演變?

邁克爾·斯賓塞:由於特朗普的勝選,現在我們可以對這一問題更精準地進行分析。美國將退出部分全球治理事務。他們此前已經退出了《巴黎協定》,也退出了世界衛生組織。我不認爲美國會完全放棄全球治理,但他們顯然對多邊合作不再抱有熱情。

從這一點來看,中國將成爲主導力量之一,帶領一批大多數屬於中高收入水平的新興經濟體,共同構建一個儘可能開放、可行的多邊體系,當然,這一體系仍然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有些人認爲全球範圍內的保護主義正在上升,我認爲他們的觀點是正確的,但這並不意味着世界會徹底走向極端,進入完全封閉的狀態,變成一個個彼此孤立的經濟體。

不同的是,儘管拜登政府在任內實施了一些限制措施,並在國家安全方面採取了單邊主義做法,但他們並不明確反對多邊主義。雖然他們偶爾會採取一些帶有民族主義色彩的單邊行動,但總體而言,拜登政府仍然維持了一定程度的全球合作。

然而,特朗普政府的態度則完全不同。在特朗普的領導下,美國的全球政策可能會更加傾向於單邊行動,這使得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作用變得更加重要。如果全球經濟體系能夠繼續穩定運作,那麼中國將在推動這一體系運行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