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中國資產重估機遇剛剛開始
作者 | 第一財經 航宇、莫子昊、朱斌
今年是香港交易所成立25週年,25年間港交所大力推動香港市場發展,在中國金融開放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直通全球交易所》獨家對話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陳翊庭表示,香港交易所在過去25年中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包括大量內地企業的上市,互聯互通機制的推出和不斷豐富。她也關注到近期中國資產的重估,認爲這一過程現在只是剛剛開始。展望未來,港交所將優化交易平臺,滿足投資者的需求。互聯互通方面,希望今年落實將REITs納入滬深港通和將人民幣股票交易櫃檯納入港股通。此外,港交所將優化上市規則,加快審批A股公司來港上市。
第一財經: 我們知道在2000年的3月6號,香港聯合交易所,香港期貨交易所以及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合併,合併之後的香港交易所在當年6月27號上市,您如何看待這25年來港交所的發展?
陳翊庭: 在這25年的過程當中有一些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從我們作爲一個融資中心的角度來看。我是1993年開始工作的,我還記得,當年第一批內地企業,通過H股的方式登陸香港的資本市場,第一支就是青島啤酒。隨後一波一波不同行業的公司赴港上市,很多新經濟公司,例如互聯網平臺。到最近幾年又是一些生物科技、特專科技公司。金融始終是服務實體經濟的,所以我看到這一批一批不同種類的企業來香港上市,也是見證了我們整個國家的發展過程,這是一級市場的一些發展。
在二級市場,我覺得最大的突破肯定是互聯互通,這是我們在2014年的壯舉。我們去年已經慶祝了互聯互通10週年這個里程碑。互聯互通的重要性就是,我們做一個超級聯繫人,把內地跟國際的資金連接,除了股票以外,我們有債券,也有ETF、利率互換。在結構方面,還有交易的安排,我們也做了許多優化。
第一財經: 我確實深刻地感受到這25年來港交所的發展。今年其實投資市場一個最大的關注主題就是中國資產的重估。我們看到今年以來香港市場升幅已經超過10%,是全球表現最好的市場之一。那麼您早前也提到很多海外投資者對於港股市場的興趣增加,對此您還有哪些觀察?
陳翊庭: 去年9月底10月份有一波挺好的行情,當時國家支持經濟的措施出臺以後,那段時間港股表現非常好。從那天開始我注意到很多外國投資者開始重新注意中概股。在今年1月份人工智能有很多特別讓人鼓舞的消息,所以這個就激發了那些投資者的興趣,覺得真的不能錯過了,可能這只是一個開始。
從交易量來看,2024年港股全年的日均交易額是1320億港元,現在的日均交易額已經超過2000億港元,跟2023年相比是翻了一倍。的確從我日常跟海外投資者的溝通知道,他們發現港股有很多很值得投資的機會。
第一財經: 在業務方面,對於構建面向未來的基礎設施,還有探索多元化新興業務方面,港交所都有哪些舉措?
陳翊庭: 我們現在主要在做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是我們的衍生產品交易平臺,我們在開發“領航星衍生產品平臺”,主要就是要把整個衍生產品的交易、風險管理以及交割的平臺,做更新換代。另外我們在現貨市場結算方面,也有類似的提升。務求就是讓我們整個交易平臺可以更精準地去滿足現在投資者的需要。
大宗商品方面,你知道我們擁有倫敦金屬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最近公佈把香港納入許可交付地點。這個很重要,因爲我們都知道大宗商品,特別是在金屬方面,內地聚集了很多生產商以及用戶,所以有一個在香港的交割點會對他們提供很大的便利。
另外我們在數據方面推出了“香港交易所數據平臺”,將我們的數據以更量身定造的方式提供給客戶,因爲現在投資者有很多交易的模型、策略都是要依靠大量的數據支撐他們去設計的,這個也是我們在開拓的方面。
還有一兩個其他的舉措,比如我們的基金平臺,在去年年底推出了。在指數方面,我們去年也推出了兩個指數,一個是虛擬資產指數系列,另外一個是我們跟恆指公司合作的“滬深港通中國企業指數”,這些也是新的探索,未來我們會繼續去尋找一些可以發展的領域。
第一財經 : 在互聯互通方面,港交所將推動三方面的工作,一個是新產品,一個是改善運作機制,還有吸引更多的參與方,對此您會如何落實?
陳翊庭: 已經公佈了的有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希望在今年可以落實納入滬深港通。我覺得還有不少可以填充的方面,我們成熟的時候再跟你分享。第二個是交易的安排,我們叫微結構方面,我們也公佈了,希望在今年可以落實的是人民幣股票交易櫃檯納入港股通。這個我們認爲可以大大便利內地的投資者,因爲南下買港股的時候,除了是股票的買賣,你還要兼顧匯率,未來如果直接可以用人民幣來結算就方便多了。除此以外,我們還在做大宗交易的優化,希望可以讓大宗交易在互聯互通的範圍進行。
第三個是參與方,互聯互通開通十年了,但是我覺得還是可以吸引更多的內地和海外投資者來利用好這個機制,參與對方市場的一些投資機遇,這個空間是很大的。
第一財經: 去年港交所進行了不少上市規則的改革,在優化上市機制方面,我們有哪些可以期待的地方?
陳翊庭: 上市規則的優化,這個我常常說是永遠做不完的作業。你會發現隨着全球以及國家發展,企業會有不同的需要。不同類型的企業,會希望在公衆市場去做融資。所以我們的任務就是緊密去追蹤這些需要,希望我們的上市機制服務好這些企業。第二,在處理這些上市申請的時候,怎麼可以做得更快更好?去年我們跟香港證監會發布了聯合聲明,希望把我們上市的流程更透明化,更優化。例如很多A股公司希望來香港做H股的上市,那麼這個我們在聯合聲明裡面也提到,我們有一個不同的處理方式,能更快走完流程,我們可以通過一輪的提問,30個工作天,就把申請審完了。隨後應該會有更多優化的措施,什麼時候我們定好了,就儘快向大家公佈。
第一財經: 今年DeepSeek熱潮讓很多機構開始探索,怎麼去運用人工智能來改善自身的業務發展,對此您有哪些思考?
陳翊庭: 有的。這個是必須要思考的題目。應用人工智能來輔助我們的工作,已經做了好幾年。我當年在上市部門當主管的時候,已經利用人工智能來幫忙我們做一些審批的工作。最近我跟管理團隊正在做一個頭腦風暴,就是說大家看看新一代的,比方像DeepSeek這種更先進的一些人工智能,怎麼把它應用在我們的業務上面。主要是看兩個可能性,第一個肯定是提高工作效率,第二個是通過人工智能把我們的變現能力提升。我認爲人工智能的突破,的確是讓人很鼓舞的,不管是我們作爲一個用戶端,還是我們作爲一個融資平臺、交易平臺,都是很大的發展動力。
第一財經: 最後想請問您任內的工作目標是什麼?您對於港交所有哪些遠景的期待?
陳翊庭: 香港交易所已經是一個國際的交易所了,也是特別重要的關鍵基礎設施,因爲我們有互聯互通機制,可以很有效地把內地跟全球的資本跟機遇聯合起來。我覺得發展的潛力是很大的,現在可能只是起步,儘管做了十年。我未來的工作目標我覺得會有很大一部分是希望把互聯互通繼續去發揚光大,盡我所能。
值班編輯: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