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中文怪物》題目很難?中文系網紅也答錯 揭節目專業設計

「酷的夢」大製作《中文怪物》掀熱議,網紅揭選題專業設計。(圖/臉書 酷的夢- Ku's dream)

百萬YouTuber「酷的夢」近期推出大製作節目《中文怪物》,邀集百位在臺外籍人士參加中文測驗,首集上線後就掀起網友熱烈討論,許多臺灣觀衆也會邊看邊考驗自己的中文能力。而清大中文系畢業的「綠君麻麻」日前也在社羣分享,與兒子一同觀賞節目,「原本我們信心滿滿,結果跟着節目題目一起作答時,竟然差點過不了關」。

「綠君麻麻」日前發文表示,認爲以中文系角度來看《中文怪物》,「必須說這節目的題目設計相當精妙」,因爲第一關的聲調題目看似簡單,幾乎是日常生活常聽到的句子,卻難在「臺灣人平常說話並不按照標準聲調,因此外國人反而憑直覺容易答錯」,於是題目精準考驗了「口語習慣」與「標準語」之間的落差。

「酷的夢」大製作《中文怪物》掀熱議。(圖/臉書 酷的夢- Ku's dream)

第二關的聽力測驗則更高明,每一題都融入臺灣在地文化和語境脈絡,還巧妙利用中文本身有多種語義來混淆作答者,像是「會考會考會考的範圍」或「兩個字就是三個字」等「歧義」(Ambiguity)類型的題目;因此出題方面,「從聲調到聽力,整個過程都展現了出題團隊對中文的專業理解,讓我非常佩服!也很期待接下來的關卡」。

對此,「綠君麻麻」向《中時新聞網》透露,自己是在第一關的「卡比寶寶吃水餃」題目卡住,兒子是在第二關的「一壘手是誰、二壘手是什麼、三壘我不知道」題目出錯,由於「寶寶」很常被忽略第2個「寶」其實是輕聲,平時口語不會特別念「ㄅㄠˇ ㄅㄠ˙」,所以容易答錯。至於「一壘手是誰」的題目,對話本身既可視爲問句,也可被當成答句,容易造成混淆,尤其「歧義」是一個詞語或句子同時有2個以上的解釋,導致聽者理解模棱兩可,甚至出現溝通誤會,節目中的第二關則多爲這種題目。

另外,「綠君麻麻」點出節目另一大亮點是參賽者之間的反差與碰撞,囊括各種族羣、多元性向、年齡世代,「還有日韓永遠的死對頭,連俄羅斯娃娃幸運物也出現,各國的民族性大熔爐,簡直有趣到不行!」再加上節奏緊湊的剪接與巧妙設計的規則,每位參賽者的個性都被凸顯出來,完全猜不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不可預測的特性令人着迷。因此「綠君麻麻」也認爲,只要是使用中文,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都很適合觀賞節目,「像第一關的題目,小學低年級正在學注音的小朋友也能一起玩,非常有趣!」

★本文由「綠君麻麻臉書專頁」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