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北捷衝突爆紅!Fumi阿姨談90%的幸運 從未鬧過家庭革命
Fumi阿姨接受《中時新聞網》獨家專訪,重現北捷當天穿着。(陳祖棣/攝影)
北捷9月底發生乘客搶博愛座事件,一名臺大外文系畢業生「Fumi阿姨」踹飛挑釁逼讓座的婦人,引發社會關注,Fumi阿姨事後高EQ迴應爭議,讓她的IG追蹤人數從100多人暴增到8萬,她10月18日接受《中時新聞網》專訪,表示事發當晚她失眠一夜,後來發現絕大多數的迴應都是正面的,讓她覺得很溫暖,直言她的人生90%都是幸運的,父母從未因性別問題把負面情緒放在她身上,雖然一定有默默難過,但最後也認清「沒救了」。
對於北捷衝突一事,Fumi阿姨坦言,一開始白髮婦發動第一波攻擊時她不敢出聲,確實是因爲性別的關係,從小她個性就偏陰柔,看卡通總希望自己是裡面的小公主,一開始年紀小,還不懂性別問題,直到逐漸成長,和別人做對比,才發現和別人不同,如果可以「我希望被當作女生,但如果第三方無法,我也不會很難過或據理力爭」,重點是不要影響到別人。
Fumi阿姨說,早期父母還抱着「能改回去嗎?」或「有機會再試試看嗎?」但雙方從未因此爆發家庭革命,唯一一次是國中會考前一週,母親突然抱着她哭說「擔心妳未來會被欺負或受傷」,Fumi阿姨搞笑說,那時離升學考試只剩一週時間,要拚考試,還要安慰母親,很辛苦耶。
但她坦言,小時候曾一度埋怨父母,「覺得他們沒有好好保護我,比如說我這個樣子,在學校遇到什麼問題時,父母沒辦法像保護盾一樣站在我前方。」然而隨着年紀增長,她逐漸理解並轉化那份情緒,從埋怨變爲感恩。
Fumi阿姨表示,她後來考上雄中,雖然雄中音樂班有女生,但基本上算男校,不過她自認滿幸運的,90%的同學都算友善,男同學雖然會開玩笑,但沒有負面的意思,上臺大後同學的接受度更高,隨着「我把自己活得越來越好後」,父母最終選擇尊重並支持,「他們一定有在背後默默地難過,但沒有把負面情緒放在我身上,我想也是他們很愛我的關係」。
Fumi阿姨經常在IG上分享美照,展現自信與獨特品味。(圖/Fumi阿姨授權提供)
Fumi阿姨以優雅氣質在IG上圈粉無數,獲得網友高度讚賞。(圖/Fumi阿姨授權提供)
Fumi阿姨說,她從國、高中起就會在家裡穿裙子,大學二年級開始留長髮,並偶爾穿裙裝外出,一開始會擔心異樣眼光,甚至嚇到別人,但實際上大家在路上都很忙,有的看手機或處理事情,根本沒人注意她,反而是北捷事件後,即便戴墨鏡和口罩,還是會有人認出她,印象最深的是有次過馬路有人對她比贊。
雖然一路走來,多數的時候都被友善對待,但Fumi阿姨也坦承,大學畢業一年多來,面試不少工作,都被拒絕,未錄取的的原因,官方說法都沒有性別因素,但這確實是她求職上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她也很感謝現在老闆給她這個機會,從事文書性質的工作。
至於「Fumi」一名,她表示,是大學時修日文課,日籍老師上課第一天爲全班同學取日文名字,老師當時主動爲她選擇了偏女性的「Fumi」,讓她十分感動,感受到大家對性別議題的包容和體貼,自此以後她就用Fumi取代原本的英文名,一直沿用至今。
Fumi阿姨說,之前有交過男朋友,但現在單身,未來也期盼能擁有自己的孩子,「希望在不需要借他人卵子的情況下實現」,或許10年後的科技能讓夢想成真。
★本新聞的圖文,未經《中時新聞網》授權同意,請勿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