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興證券:商業航天發射場工位數快速增長 看好相應技術和產品服務商
東興證券發佈研報稱,商業航天發射場供不應求。現有當前國內商業航天發射場的發射窗口安排緊張,商業衛星發射經常要排隊等待,發射場成爲商業航天快速發展的卡點之一。目前發射場已經得到地方政策、政府基金及產業界的重點關注,產業資本也在持續入場。該行認爲,國內發射場工位數快速增長,相應的技術和產品服務商將迎來快速發展。
東興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對標美國星鏈,中國衛星互聯網進入建設期
當前美國星鏈項目在運營衛星數量約7000顆。截至2025年7月底,中國星網累計發射6組衛星,合計47顆;千帆星座累計發射5組衛星,合計72顆。從商業模式角度,SpaceX完成星箭場垂直一體化產業鏈,從而保證常態化發射衛星。目前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鏈中,衛星運營商主要由中國星網或垣信衛星承擔,並打造衛星工廠,實現流水生產模式;火箭研製環節,近幾年民營企業迅速發展;發射場方面,國內主要有6大發射基地,同時民營火箭企業也開啓建設專屬的發射工位。從星座建設效率指標看,國內衛星互聯網在發射頻次上與星鏈有明顯差距。根據上海垣信在2024年珠海論壇上的公開表述,在發射頻次上,美國是平均每月10次,中國具備每月3次的發射能力。
近幾年,國內商業航天發射場工位數開始快速增長
目前國內有六大商業航天發射場,分別是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文昌航天發射場、東方航天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根據該行統計,截至2025年7月,國內商業航天發射工位在運營18個,在建7個,合計25個。除此之外,浙江寧波國際商業航天發射中心、四川涼山西部商業航天港、廣東陽江商業發射場也處於預備發展階段。可以看到,發射場作爲商業航天產業最基礎的環節,已經得到地方政策、政府基金及產業界的重點關注,產業資本也在持續入場。
測試發射指揮監控系統是發射場重要技術平臺
發射場測試發射指揮監控系統是發射場測試發射的一個指揮、監測、控制平臺,主要對航天器發射和運行的軌道進行跟蹤,監視航天器的工作狀態,發送各種工作指令。SpaceX公司航天測控系統對我國航天測控發展具有借鑑意義。SpaceX公司航天測控系統主要由發射場配套設施、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天基/空基測控系統、軍方地面衛星控制網及公司自建的測控站和測量船等組成,形成了陸基、海基、空基、天基有效融合的立體測控網絡。
SpaceX公司自建地面測控站及兼職測量船
SpaceX共建了60餘個地面站,其中有些關口站可以同時作爲航天測控地面站使用。爲完成海上回收任務,SpaceX還建造了一支由10餘艘艦船組成的任務支援艦隊。
遙測系統和高度計是獵鷹9號火箭測控設計的核心測控手段
SpaceX獵鷹9號火箭一級、二級遙測發射機各有2個下行通道,用於可靠傳輸火箭遙測參數和箭上高清圖像;同時,高度計作爲一級回收的關鍵設備,設置了多組傳感器冗餘備份;利用銥星的雙向鏈路構建的保底傳輸通道,則進一步保證關鍵信息的傳輸。
加註及供氣系統是發射場建設重點工程
加註供氣系統如同發射場的“血管”。其特點有管道結構複雜、長度超過萬米;覆蓋面積大、涉及庫區多、配套廠家多。加註供氣系統主要功能爲在發射前加註液氧、液氫、煤油、甲烷等推進劑,在發射任務期間提供空氣、氦氣、氮氣等供氣保障,因此也被譽爲火箭發射的“加油站”。
本文源自: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