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閃光】黑潮藍/結伴同行
攝影/黑潮藍
連日降雨潮溼,恰巧在假期迎來藍天,原本的擔心因陽光一掃而空,衆多期待已久的笑容在露營區集合了。
一切安排妥當後,小孩們開始在園區探索起來,大人們也有了短暫放鬆的時刻。看着一羣孩子跑來跑去,追逐蝴蝶,指着樹幹上的蟬蛻,沒一會兒又嚷嚷着肚子餓,吃完要去戲水、盪鞦韆……他們臉上的神情,讓我想到夏初海里的那些小魚兒們。
我在潛水攝影時,有時會發現軟珊瑚搖曳的身姿下藏着好多雙眼睛,偷偷盯着我這個吐泡泡發出震動的怪奇物體。這羣小魚由不同魚種組成,有的擬態不動、有的不斷擡頭張望,模樣讓人莞爾。
春季珊瑚礁孵化的各類仔魚,到了夏季體型漸漸長成拇指大小。這些幼魚小心翼翼地探索世界,對於一切皆感到新奇,但潛伏於珊瑚礁區的掠食者,則把牠們當作可口的食物。所以大多數幼魚會同種類聚集在一起生活禦敵,而某些魚爲了生存,則發展出與其他不同種類幼魚結伴覓食的羣遊行爲。
鸚哥魚與某些隆頭魚科的幼魚(如海豬魚、絲鰭鸚鯛)便是會一同羣遊的類型。若我們潛水時動作大一點、吐出的氣泡多一些,牠們就會一起躲進軟珊瑚裡面或礁石後,隔一段時間纔再度探頭看看,或是趁我們一個沒留意,一溜煙地往下個區域移動。這些刻在DNA裡面的行爲模式,增加牠們在海里平安成長的機會。
相較於魚類,人類的幼兒幸福得多,雖然也有煩惱的事,但至少較不用擔心被埋伏在暗處的掠食者獵食,也有家人眷顧與保護;而珊瑚礁裡的那些美麗的大型魚類,需要多少同伴掩護、避開多少危險,才能平安長大呢?期望眼前這羣奔跑的孩子,在人生的各階段都能找到同行成長的夥伴,勇敢探索這個世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