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出養後 民代促追蹤
臺南楊姓女子去年底遭領養的橘貓弄傷,竟涉用漂白水和熱水潑灑貓,造成大面積脫毛,高雄則發生認養人短期內多次領養貓咪,卻施虐致死。認養寵物卻受虐案例頻傳,動物收容所遭民衆、議員質疑認養門檻過低,以致出養的動物未獲善待。
高雄市議員黃文益接獲陳情,一名認養人短期內領養多隻貓,卻在社羣平臺出現疑似虐貓影像與挑釁語句,警方與動保處獲報後前往查察,對方自述曾領養5只貓,但無法交代去處,因此依棄養裁罰15萬元。
黃文益說,臺中、北市也曾發生領養後虐死貓案例,顯見制度性漏洞早已存在,動保處多以電訪追蹤出養動物,無法瞭解動物真實生活條件,也無法避免事主提供不實資訊,市府應在領養前確保動物完成結紮和植入晶片,領養後強化追蹤或安排志工訪視,避免動物遭虐。
高市動保處長葉坤鬆說,動保處有補助動保團體經費,若不積極爲領養犬貓結紮與晶片植入,會介入輔導;也協助動保團體成爲「寵物登記站」,加強植入晶片以利後續追蹤。
臺南去年則有名楊姓女子,疑因被領養的貓弄傷,涉嫌用漂白水和熱水燙貓,引發公憤。臺南動保處表示,去年認領養犬貓共1663只,今年1到10月認領養犬貓共1407只,從動物收容所認養的貓狗,沒再傳出虐待案。
臺南市動保處表示,爲防出養動物受虐,領養人需詳填問卷,評估環境空間、陪伴時間及照顧能力。領養後一年內委由動保團體電訪飼養狀況,察覺可疑即查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