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勢埤豐橋通車 山城新里程碑
臺中市長盧秀燕(二排左五)1日主持東勢區埤豐橋通車典禮,她盼通車後能給市民1條安全回家的路。(李京升攝)
臺中市東勢區埤豐橋是當地首座跨越大甲溪的重要橋樑,使用至今逾30年,受地震、河道沖刷影響,安全隱憂日益加深。市府爲此斥資10億元改建,如今全新埤豐橋完工,市長盧秀燕1日主持通車祈福典禮,見證山城交通建設邁向新里程碑。
埤豐橋建於1990年,是串聯東勢、豐原、石岡、后里,甚至到苗栗卓蘭的重要交通樞紐,921大地震時嚴重受損,雖後續修復,但長期遭河水沖刷導致橋墩裸露,市府爲確保行車安全,2022年決定斥資10億元改建,改建工程歷時3年,昨天正式通車。
盧秀燕表示,雖然埤豐橋全長不到400公尺,但對居民來說意義非凡,過去橋墩老化,每逢颱風或豪雨大家都提心吊膽,這次改建就是要讓大家「有1條安心回家的路,花再多錢也值得!」
盧秀燕指出,新橋不僅結構穩固,還採人車分道設計,車輛走中間、行人走兩側,不僅安全也更舒適;橋上規畫4處景觀平臺,搭配夜間燈光設計,讓這座橋兼具交通功能與觀光亮點,相信新橋將吸引更多遊客走進山城,帶動地方經濟。
盧秀燕說,施工過程中,市府團隊也兼顧生態保護,維護大甲溪的水域環境,保護臺灣畫眉等15種鳥類與沼蝦等水生物種,甚至設置人工燕巢,幫助燕子築巢安家,展現交通建設與自然共榮理念。
立法院副院長江啓臣指出,石岡壩上游水量豐沛、沖刷力強,橋樑安全一直是地方隱憂,新橋啓用解決安全問題,還融入在地農特產「柑橘」的設計意象,兼具實用與美觀,成爲山城新地標。
地方居民也難掩喜悅,東勢區埤頭裡長林坤詮說,早年當地只有1座木橋,後來才爭取到埤豐橋,但921地震重創橋樑,雖部分重建,但隨着時間老化,安全仍堪憂,曾擔任里長的父親生前最大願望是推動橋樑改建,如今地方期盼多年的心願終於實現。
市府建設局長陳大田說,新橋全長383公尺,橋寬12公尺比舊橋拓寬 2公尺,採用大跨距雙脊背鋼橋設計,有效避開車籠埔斷層與大甲溪深槽區,減少河道沖刷,未來將大幅提升防洪安全與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