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簽約川普…收益低

東協峰會28日閉幕,本屆峰會因爲美國總統川普的蒞臨吸引更多國際媒體關注。在這三天川普簽訂白宮號稱「具有歷史意義」的協議,然而,更具體的細節表明,這些協議內容並不平等,且仍存在許多未知數。而這些東南亞國家被夾在美、中競逐的零和博弈中左右爲難。

川普26日抵達吉隆坡後,公佈了與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的貿易協議,及與泰國和越南的協議框架。彭博資訊報導指出,這些協議對川普來說無疑是明顯的勝利信號。

然而,這四個東南亞國家獲得的好處卻並不那麼明顯。各國未能得到一個低於川普最初設定19%-20%的稅率,儘管柬埔寨和大馬部分出口產品將獲得關稅豁免,但包含的品項似乎有限。

彭博經濟研究的分析師在報告中表示,這些「單邊」交易「給東南亞帶來明顯的成本和模糊的收益」,「這些協議似乎將取消對美國商品進入東南亞的關稅和監管,這對已經感受到美國廣泛貿易關稅壓力的本地產業來說是個威脅」。

巴克萊估計,馬來西亞獲得的關稅豁免,適用於對美國約120億美元的出口,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8%。然而,其中約110億美元的出口將受到限制,這意味着只有約10億美元的對美出口(佔大馬GDP的0.2%)將享受零關稅。在此同時,大馬企業將購買價值近1,500億美元的美國半導體、資料中心和航太產品及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