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華僑華人: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將拓廣闊合作空間
(原標題:東南亞華僑華人: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將拓廣闊合作空間)
中新社北京5月23日電 題:東南亞華僑華人: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將拓廣闊合作空間
中新社記者 徐文欣
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日前全面完成,雙方將推進簽署批准程序,推動年底前正式簽署升級議定書。多位東南亞華僑華人接受中新社記者連線採訪時表示,此次談判契合區域發展需求,將爲中國與東盟深化經貿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帶來廣闊空間。
綠色貿易平臺提升東盟企業國際競爭力
作爲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將今年東盟的主題定爲“包容性和可持續性”,這與3.0版談判中包容、現代、全面、互利的理念不謀而合。馬來西亞砂拉越中國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黃國輝表示,只有建立穩定、透明、互信的區域合作機制,企業才能安心制定長期規劃,大膽進行投資與創新。
黃國輝早年加入家族企業,業務橫跨林業、房地產等領域。他關注綠色經濟合作及標準的對接互融。他表示,集團正推動種植業務的綠色轉型,若未來區域內環保標準和認證體系能實現互認,集團面對的將不再是單一國家的標準,而是統一協同的綠色貿易平臺。這不僅能讓產品更順利地進入中國市場,還將增強國際競爭力。
中南半島川渝商會聯席會主席張煒自2001年起赴越南從事化工品生產。他表示,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落地後,標準技術法規與合格評定程序的互融互通將大大提升供應鏈效率,減少貿易壁壘。
張煒表示,近年來,兩國交流合作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中國技術與越南勞動力深度結合,在新能源、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等領域持續發力,共同向全球高端產業鏈邁進。
東盟跳板助力中企開拓海外市場
“隨着3.0版談判的完成,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的推進將進一步降低產品運輸成本。”泰國華商中心主任劉少毅介紹,爲吸引企業投資,泰國不僅出臺稅收優惠政策,還構建起包含電路板、橡膠輪胎等配套產業的供應鏈體系。
劉少毅表示,政策紅利釋放下,泰國華商中心將迎業務高峰。未來,中心將繼續以“政策導航+資源嫁接”的服務,助力企業對接,推動兩國產業合作升級。
在新加坡從事商務考察及出海諮詢業務的張越騫表示,3.0版談判將推動更多中國企業以東盟國家爲跳板開拓海外市場,其公司在企業國際化佈局、跨境投資等方面的業務需求將增加。張越騫表示,談判爲行業帶來更明確的發展預期與市場信心。他期待升級議定書早日簽署,進一步推動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促進雙方共同繁榮。
破解“鴻溝”共享數字經濟紅利
柬埔寨中國港澳僑商總會副秘書長潘幹武稱,3.0版談判帶來的不僅是貿易協議的更新,更是合作理念與框架的革新。相較於傳統模式,其突破貨物與服務貿易侷限,將供應鏈互聯互通、競爭和消費者保護等納入合作範疇,既延伸了合作的廣度與深度,又契合東盟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需求。
東盟國家互聯網普及率差異顯著,3.0版落地將助力破解“數字鴻溝”難題。潘幹武提到,柬埔寨與中國的數字合作已讓當地民衆享受到線上打車、掃碼結賬等便捷服務,本土支付工具實現了跨境消費場景的應用,既打通資金跨境結算,更激活人員往來的“新動能”。與此同時,電商平臺的蓬勃發展爲柬埔寨中小企業打開全球市場窗口,外賣配送、數字化金融等新興業態,持續爲柬埔寨經濟結構優化與可持續發展輸送動力,東盟各國亦將在這一進程中共享數字經濟紅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