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卵凍精 為未來多留一條路
諮詢生殖醫學專科醫師、制定最合適的方案
雙和醫院婦產科專任主治醫師林璟容。雙和醫院/提供
隨着社會型態改變,越來越多人選擇晚婚、晚育。根據內政部統計,臺灣女性初婚年齡已突破31歲,生育年齡更推遲至33歲。然而,生理時鐘不會隨着社會進步而暫停,女性卵子的數量與品質仍會隨年齡自然下降,導致懷孕機率降低、流產風險增加。這使得「生育保存」,也就是俗稱的「凍卵」、「凍精」,逐漸成爲現代人關注的議題。
雙和醫院婦產科專任主治醫師林璟容表示,女性天生的卵子數量有限,出生時約有100萬顆,青春期後剩下約30萬顆,進入30歲後開始急遽下降,35歲後更是明顯衰退。不僅數量減少,卵子的染色體異常比例也隨年齡增加而上升,造成懷孕困難或流產風險提高。因此,對尚未有婚育計劃但希望保留未來生育選擇的女性而言,「凍卵」是一種延緩生育年齡限制的方式。凍卵並非「保證懷孕」,而是「爲未來多留一條路」。
對於在育齡年齡而不幸罹癌的女性,可能會因後續的手術、化療、放療損害卵巢功能,醫療性緊急凍卵也是一個可以保存生育力的方式。這在目前也是很成熟的技術,以早期乳癌爲例,已有國外的大型研究指出,短暫中斷荷爾蒙治療並懷孕並不會增加乳癌的復發或轉移的風險,惟仍需長期追蹤觀察。
相較於女性卵子會隨年齡衰退,男性雖可終生產精,但研究顯示40歲後精子活動力與DNA完整性也會下降,基因突變的機率也會增加,影響受孕率與胚胎品質。若因疾病(如癌症)需接受化療、放療,可能導致永久性不孕,此時「凍精」即成爲保存生育力的重要選擇。
女性凍卵通常分三步進行:1.卵巢刺激:注射排卵針,促使多顆卵泡成熟;2.取卵手術:以微創方式取出卵子,過程約20分鐘;3.冷凍保存:利用「玻璃化冷凍技術」(vitrification),快速降溫避免冰晶損傷,卵子可長期保存。
男性凍精則較簡單,只需採集精液後經分析、挑選、冷凍保存即可。無論卵或精,皆以-196°C液態氮保存,品質穩定,可多年後使用。
除了希望「爲未來預備」的族羣外,以下情況建議考慮:1.須接受放射線或化療的癌症患者;有早發性卵巢衰竭或家族史者;須進行卵巢手術或子宮手術者;長期高壓或輪班工作,可能影響生育力者。
男性則適用於計劃接受生殖毒性治療或暫無生育計劃但希望保留精子者。
醫學建議凍卵的黃金年齡爲30至35歲之前。此時卵子品質佳、數量充足;40歲以後卵子染色體異常率顯著上升,即使成功取卵,未來懷孕率也偏低。早一步行動,不代表立刻懷孕,而是爲自己保留選擇權。
凍卵與凍精並非「懷孕保證書」,仍受卵子解凍存活率、受精率、胚胎品質與子宮環境等因素影響。建議有意進行者先諮詢生殖醫學專科醫師,評估荷爾蒙、卵巢儲備功能及個人目標,再製定最合適的方案。
(劉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