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證券:零碳轉型開啓新章 關注風儲領域破局機遇

智通財經獲悉,東海證券發佈研報稱,可再生能源消納壓力(外因)及盈利性提升(內因)爲儲能行業底層驅動力,政策催化助力需求加速兌現。2021~2024年全球儲能新增裝機由18.3GW增長至82.8GW,CAGR約65.4%;其中新型儲能新增裝機CAGR達93.0%,累計裝機佔比由12.2%快速提升至44.5%。隨着消納紅線放開及強制配儲政策調整,儲能市場將迎來結構性機遇。

東海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可再生能源消納壓力(外因)及盈利性提升(內因)爲底層驅動力,政策催化助力需求加速兌現

覆盤儲能裝機數據:早期儲能技術以抽水蓄能爲主,2018~2020年抽水蓄能累計裝機佔比均超九成;2021年後全球能源轉型加速,各主要市場風光裝機快速提升,消納及電網穩定性需求下源網側新型儲能憑藉建設週期短、佈局靈活等優勢成爲該階段儲能市場新增裝機主力、裝機規模不斷擴大。2021~2024年全球儲能新增裝機由18.3GW一舉增長至82.8GW,CAGR約65.4%;其中新型儲能新增裝機由2021年的10.3GW增至2024年的74.1GW,CAGR達93.0%,累計裝機佔比亦相應由2021年的12.2%快速提升至2024年的44.5%,年均+10.8pct。向未來看,消納及盈利性爲儲能裝機的核心驅動因素,政策激勵下需求有望加速兌現。

驅動因素一

消納壓力——全球綠色能源轉型背景下的消納需求,儲能可提供各時間尺度調峰、調頻服務,並對傳統輸電設施形成一定替代。全球能源轉型趨勢明確,風光等波動性電源(VRE)裝機規模快速增長,2024年全球光伏及風電裝機分別新增452GW/115GW,同比分別+15.9%/-0.5%。風光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具備隨機性、波動性特徵,高比例接入加劇電力系統日內淨負荷波動,能源供需在“時”(如光伏午間出力高峰期負電價頻現)、“空”(新能源出力與電力消費逆向分佈,電網容量不足加大遠距離傳輸難度)上的錯配使得棄風棄光現象日益嚴重。據CPIA數據,當VRE滲透率超過15%時,風光消納成本(即調峰調壓調頻等穩定性成本,當前以傳統火電機組或燃氣輪機組爲主,啓停成本較高)問題將開始顯現;超過40%時,VRE消納成本將超過其發電成本。截至2024年底,已有多個國家或地區風光滲透率超15%,其中德國風光發電滲透率達42.9%、英國滲透率已逼近40%;全球消納形勢嚴峻,亟需儲能等靈活性資源進行系統疏導。

國內

消納紅線放開+午間谷段設置(新能源機組盈利性下降),全國風光利用率雙雙跌破95%。2024年2月《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正式發佈,放開“95%消納紅線”的靴子正式落地;與此同時,國內多個地區執行午間谷段電價,多因素疊加之下國內風光發電利用率不斷下滑。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國光伏、風電利用率均已跌破95%,分別爲93.8%、93.4%,較2024年底分別-3.0pct、-2.5pct;分地區來看,較2024年底,2025年一季度末全國共有27個地區(佔比84.4%)光伏發電利用率出現下滑、共有25個地區(佔比78.1%)風電利用率下降。2025年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重磅發佈《關於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即“136號文”),明確要求不得將配置儲能作爲新建新能源項目覈准、併網、上網等的前置條件,“強制配儲”的取消或將在短期內進一步加劇國內風光消納壓力。

本文源自: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