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共和新村發展計畫將送審 國內僅存海軍航空眷舍
屏東東港共和新村是國內僅存的日本海軍水上航空基地軍官舍羣,知名演員金士傑的母親,今年初搬離,是最後一戶。記者潘奕言/攝影
屏東東港共和新村是國內僅存的日本海軍水上航空基地軍官舍羣,目前已被畫定爲聚落建築羣。共和新村保存及再發展計劃經多次修改,5月將送交屏東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建築可獲得更完善的保存,區域內土地開發也會更健全。
日治時代日本將屏東大鵬灣建設爲水上機場,並在東港鎮郊興建數十戶官舍供軍官居住,是東港都市計劃第一個現代化住宅區。抗戰勝利後由空軍接收改稱「共和裡」,並由東港空軍幼校、屏東空軍基地的軍官入住,爲容納龐大軍眷,政府還增建一批「克難屋」。
到了2007年因眷村改建,地方開始發起眷村保存運動,多次提報歷史建築盼保留眷村風貌,但屢遭駁回,最終於2023年才審議通過登錄爲「聚落建築羣」,最後一戶住戶也於今年初遷走。
共和新村未來將何去何從,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委託顧問,根據文資法研擬保存及再發展計劃,針對建築管制及景維護等制定相關細節,期間多次召開說明會,並邀請相關單位及民衆加入討論,今日在東港鎮公所舉辦第6次說明會。
共和新村官舍區分甲、乙、丙、丁4級,共7 種形式,反映出日本海軍武官的階級差異。計劃範圍則分爲東基地及西基地,東基地爲核心區,均爲高等官舍,建築及設施、景觀、聚落紋理保存完整,將採整體保存;西基地則採單點或區塊保存。
未來計劃範圍內建築,包括建築線、建物主體、建築臨街面高度、牆面水平帶及開口、斜屋頂、顏色等均有限制;景觀設計部分,包括道路、植栽、圍牆、廣告物等也都有所規範。
文資所主任陳胤霖表示,共和新村位於東港鎮中心地帶,又是僅存的日本海軍航空軍官舍區及第一個現代化住宅區,見證了二戰歷史與戰後眷村文化脈絡,與東港鎮歷史息息相關,非常具有保存價值。
共和里長林國勝說,共和新村計劃經過多次修改,已放寬很多,也愈來愈完善。他說共和新村的房屋型態非常棒,是國內眷村中少見,若能好好保存開發,會比屏東市已成爲景點的勝利星村更漂亮。
屏東東港共和新村是國內僅存的日本海軍水上航空基地軍官舍羣,許多屋舍已損毀嚴重。記者潘奕言/攝影
屏東東港共和新村是國內僅存的日本海軍水上航空基地軍官舍羣,已有部分改建大樓。記者潘奕言/攝影